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
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2.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3.离朱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丢失了玄珠,黄帝就命离朱去寻找。因为他“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庄子》《孟子》《慎子》《淮南子》以及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庄子·骈指》篇,记庄子的师长让他学“儒家之礼墨家之辨、师旷之琴、工垂之技,离朱之目”,离朱,与孔子、墨子并提。《孟子·离娄》篇首句“离娄之明”,离娄即是离朱。稽康、李白的诗文,甚至日本文人的作品中,都有过“离朱之明”典故的引用。
2.昆仑山守护神(天兽),感觉是天界守门的某种动物,总之是神格低下的精兽。《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它们具有相当勇猛的性格,身体象巨大的老虎,有九个头并且长着人脸,但是表情肃穆,始终瞪大眼睛环视昆仑,不让任何异常生物进入昆仑,保护了昆仑的和平安宁。《竹书纪年》则称开明兽是服侍西王母的灵兽,拥有洞察万物预卜未来的能力,每当西王母和东王公出巡,开明兽就在前引导,甚至亲自为主人驱动花车,因此得到了西王母的喜爱。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在这昆仑之上还有个叫陆吾的天神,见《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将上下两段文字对照,可以发现在“九”,“虎”等关键词上有相当部分的重合。以一兽守九门,不合情理,而若有九首,则正应了那句“司天之九部”,也与古例“黄帝四面”(黄帝为中央天帝,便有四张脸孔观看四方)相合。
开明兽的正体就是陆吾,是黄帝手下一个具有很大权力的天神,后世有人将其看作是神格较低的神兽,甚而安排它去给西王母和东王公之类的神仙当拉车的,实际上是有些穿凿附会了。 3.归邪"一词,在古中国表"极光".“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它是极光一种常见的形式,如云雾一般。仙四里的幻暝界大将取此名,莫非是因为他如极光一般美轮美奂?
离朱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丢失了玄珠,黄帝就命离朱去寻找。因为他“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庄子》《孟子》《慎子》《淮南子》以及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庄子·骈指》篇,记庄子的师长让他学“儒家之礼墨家之辨、师旷之琴、工垂之技,离朱之目”,离朱,与孔子、墨子并提。《孟子·离娄》篇首句“离娄之明”,离娄即是离朱。稽康、李白的诗文,甚至日本文人的作品中,都有过“离朱之明”典故的引用。
昆仑山神。《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它的样貌是长着九条尾巴的虎身顶着一颗拥有锐利目光的人头,它的职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的时节。根据郭璞的注解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陆吾的神格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能够料理天神花园的时节(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气候魔法了吧?),因此它绝不是园丁,而是类似中央空调随时调节气温的存在。
陆吾又被称作开明兽,本是黄帝都城昆仑丘的守卫,他把自己化装成老虎的样子,这样便可以获得老虎的威严和力量。只是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蜀山的神龙殿之中,而且似乎忘记了原本的职责,只知道单纯的阻挡一切进入神龙殿的人。 陆吾神掌管这“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
所谓天之九部,就是整个上层宇宙。
天帝的苑圃、悬圃的时令与节气,也归他管,堪称是天帝的大管家。
陆吾的南边,有着六个头的树鸟,
以及蛟龙、大蛇、豹子、
还有连名字都说不清楚的各种植物、动物等等。
在陆吾的周围,环绕着一些神异的精灵。其中有一群名叫“土缕”的神兽,它像羊而长着四只角,它不吃草而吃人。有一群名叫钦原的神鸟,它像蜂一样蜇人,但大如鸳鸯。被它一蜇,任何鸟兽都会死去,任何乔木都必枯萎。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果子,类似李子而无核,人吃了它,可以飘洋过海,踏水不溺。
昆仑山的西边,有神异的凤凰、鸾鸟。它们头上带着蛇,脚下踩着蛇,胸部还盘踞着赤蛇。
昆仑山的北边有珠树、文玉树、琪树、不死树等神异植物。
昆仑山的东边有一大群希望能攀援天梯,以此沟通神人的巫师。比如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等。他们互相环绕在一起,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不死之药,希望能抗拒凡人的死亡,祈求复活。
陆吾的南边,有着六个头的树鸟,以及蛟龙、大蛇、豹子、还有连名字都说不清楚的各种植物、动物等等。
陆吾这个天帝的大管家 ,是位尽职尽责神明,这位掌管“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就是整个上层宇宙大管家,不论是哪路神仙或妖魔鬼鬼怪,谁要是触犯了天之九部的规矩,或不经心的违反了整个上层宇宙的律法,它便毫不客气地将你驱除出境或依法究办!
可他却对他治下的那些生灵和植物,包庇纵容,象那些有着六个头的树鸟,以及蛟龙、大蛇、豹子、“土缕”“钦原”“凤凰”、“鸾鸟”“赤蛇”以及珠树、文玉树、琪树、不死树等神异植物。不管他们如何折腾捣乱,只要他们不出天之九部去外边没事找事,陆吾这个天帝的大管家便统统不予理睬。
有时,天帝与恶神或魔怪发生争斗,陆吾便责无旁贷的守卫着天之九部。
此外,陆吾和天帝之子北海龙神禺疆交情最好,及而广之,陆吾神便和北海龙神禺疆的九种儿子交上了朋友。
陆吾神的龙子朋友们有——一种名叫蒲牢,最喜欢叫,后世的人便常将它刻在钟钮上。一种名叫囚牛,最喜欢音乐,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琴上。一种名叫蚩吻,最喜欢水,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桥梁上。一种名叫嘲风,最喜欢冒险,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碑碣上。还有一种名叫霸下,最喜欢负重,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狱门上。还有一种名叫狻猊,最喜欢坐,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庙中之神座上。还有一种名叫睚眦,最喜欢杀戮,所以后世的人便将它的形状刻在刀柄上。这便是九种龙子的形状、性格,所以有一句话,叫‘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但是能够像龙那样神灵变化的真是少见,所以圣贤的儿子不见得都是圣贤,可见人与物一理相通。
天之九部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发生,不管是好事坏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千变万幻,千奇百怪。陆吾这个天帝的大管家,早就是司空见惯了的,于是便以不变应万变,立下过数不胜数的功劳,当年参加过征伐***工的战争,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陆吾有一个大错处,就是因为他长得太神奇,体态怪异,像虎长着虎尾。它特大的身躯十分雄壮,足有九十九只老虎那么大,他又有九个头颅,却长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仑山上遥望东方,似乎在监护着什么,却并没有监护着什么。这就是人常说的,做事须得认真,而由于可他却对他治下的那些生灵和植物,包庇纵容,听不得奉承话,便犯下了一些错儿。还好,陆吾神办事谨慎,小错不遮不盖,称得起是掌管“帝之下都的第一天神了。
奚仲,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奚仲即为造车始祖,古薛国始祖。古薛人,现今为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
关于以木为车,文中言及奚仲和吉光二人所为,究竟是谁所创?《山海经校注》(P465页)注释已载:“郭璞云:《世本云》奚仲作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创作意,是以互称之。”珂案《说文十四》云“车,夏后时奚仲所造”。《管子?形势解篇》云:“奚仲之为车也,方圆曲直,皆为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劳利,成器坚固。”《元和郡县图表》卷九云:“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里,奚仲初造车於此,滕县属今山东省”。由此可知,奚仲和吉光,父子爷俩,同在奚公山下开始造车。《路史国名纪》也有同样的记载:“郑樵云:‘鲁奚邑,今徐之滕县东南六十里青丘村,有奚公冢,奚公山。”
综上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奚仲不仅是任姓的祖先,也是薛姓的先祖,而且还是夏禹时车服大夫,造车於奚公山下。就是这样一位有技艺、懂管理的人,在后世没有得到尊重。《滕县志?艺文志》(滕文公祠后记)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余按书院之设,本以祠孟子而教邑子弟,后增祠文公,而乃附名宦乡贤於中寝,失其书院之义矣。其后废孟子专祀文公,文公俨然南面殿上,而名宦乡贤列两庑,与文公非有君臣之义,师生之分者也。后两庑废,而升名宦乡贤於文公***宇三坛,并南面似矣。然奚仲始封於薛者,禹始造车,利用万世,赖之亦作者之圣,在文公所当严事,乃犹称车服大夫,为其车服耶,滕不得独祀,於名宦封於薛故。奈何贬其美爵,诎於文公之下,是使文公之灵不妥,而奚公不享也。至於仲虺,则奚仲之后,为薛人,以其嗣,封於薛,当於奚仲并列名宦……”由此可见,此文作者对于奚仲位居文公之下是有意见的,因而为之不平,发出文人的感叹,而作此记。通过以上《路史国名纪》和《山海经校注》,我们可以了解到,奚仲造车於奚公山下,死后葬於奚公山下青丘村。
关于青丘村,现已失记,但是万历十三年《滕县志?沿革谱》记载:“皇明洪武二年废州以县属济宁府隶山东布政司,十八年封鲁府,升兖州府济宁为州而直属焉。初编五乡,五十九社,其后生聚渐繁,正统间知县罗裴奏请增三乡二十八社。”在这段记载中,原设五乡五十九社中,就有青丘社,原文是“礼教乡领十社:曰仓沟,曰黄甫,曰古石,曰青丘,曰王村,曰康留,曰赵家庄,曰东郡,曰薛城,曰掌大,……”。后增三乡二十八社时,又记载:“义河乡领社十曰辛童,曰仓沟,曰子瞳二社出图,曰郑庄,古石社出图曰陈续,黄甫、薛城二社出图,曰城大,薛城、东邵二社出图,曰梁里,康留社出图,曰南庄,青丘社出图,曰南辛,王村社出图,曰戚城,东仓社出图。……”由此可知,青丘社原属礼教乡,靠近薛城、掌大二社,后又划归义河乡,紧靠康留、南庄、南辛三社。在《滕县志》东南村社记有:“仓沟、古石、冯庄、青丘、拖犁、屈白、羊庄、泉河、故县、小店、最大、义河、木时、时苗、王开、苏瞳、梁里、康留、孤山奚村、公孙桥、王村、虞村、北辛、红林、东仓、西仓、石楼、张山,官元次之,羊庄、泉河、故县、小店集市。”通过以上记载充分说明,在明代万历十三年,撰写《滕县志》时,青丘村确有其名,何时失传,无史料可查。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薛城区进行地名普查时,据调查,现陶庄镇北种庄村曾称上青丘村,夏庄村曾称下青丘村,这只是一种传说,无史料可查;不论怎样说,根据史料记载和口头传说,可知青丘村的村址,大体范围可在奚村以东,北种庄和夏庄以西,奚公山下这一地带。现奚公山上有奚仲墓(应是后人为祭祀奚仲所修,修於何年无考),清雍正五年九月,有知滕县事加五级记录三次马,滕县左堂吴,滕县监捕厅李***同立“夏奚仲墓”碑一统,立於墓前。为保护奚仲墓,立有“告示碑”於山前,其碑文是:“滕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三次马为恳恩给示禁约樵牧以卫先灵事:据儒童、刘养义、张尔汉、田志滨、刘治世、张作经、刘学景、张作模、杜维新、刘明世、刘济世、甄廷锐、刘辅世、刘定世、田志扩、刘运德、蔡云化、马尚忠、刘克俊、刘学文、甄维栓、甄维篆、刘学孟、苗世则、张贤、马超、渠鲁、张琰等呈,前呈称昔者比干忠贞,周武勒封其墓,展季圣和,秦军远避厥垄,是仁人君子名贤之遗迹,而好德者未有不乐为之表扬卫护也。今滕之青山头,古奚公(山)也,公讳仲,为禹车正,食采於滕,治滕有功,受锡车服,及卒,葬於西山之巅。我滕先民感恩不忘,立祠东谷,名车服祠,至今古碑犹在,墓址昭然。前知峄县陈,来署滕事者,见奚山遗迹,观大堂,题名碑,知公为滕始大夫。因念切修理未及而去,仅立碑祠基,曰古车服祠而已。其墓左又有冉求墓,胥载滕志均可考也,昔乎数千年来,无好义君子为之立碑墓头,使过者一望而知二贤墓也,诚大憾事矣。童等,今读书斯山妙莲宫内,诵习之余,登眺其侧,见二墓萧然,因植松柏等树百余株,以荫先灵,以壮观瞻。时恐附近居民不***爱惜,或纵食毁伤,或携斤斩伐,虽费心力树难护成矣。叩乞本县文宗老爷,追维二贤之德,俯念童情,出示晓谕,使嗣后樵牧者,不得近墓践毁。着妙莲宫道人不时巡护,则树护成而墓有卫,是天台之恩不惟遍乎滕民,而且施及先贤矣。果准所恳,原勒贞珉以志不朽。上禀等情据此照得。昔贤在望,宁无兴起之恩,第莅任来,公务鹿鹿,未及瞻拜墓下,然心窃向往之矣。今生等***相封植,以观实护,心我宜合,示禁为此,示谕近山居民人等知悉。嗣后如有不法之徒,樵牧攀啮坏树株者,系童仆究其家主,苟妇女罪坐本夫,妙莲宫道人协同保领,扭禀以凭,重责枷示,并罚修墓祭祀,妥佑先灵矣,决不宽贷,各宜凛遵。须至告示者,佑仰知悉。
大清雍正五年六月十八日示
现奚公山东侧山谷之中存有车服祠旧基,因现只存基址,无碑迹可查。现只能靠《滕县志?艺文志》所载诗句来回忆当年盛景:
其一:殷筑《访奚公山古梅次壁原韵》
素香劳远梦,见值秋黄时,
岁寒三友青,山老一枝奇,
鹤归云漠漠,月决水溺溺,
词客今何似,空留白玉姿。
其二:无名氏《谒车服祠》
初阅车服祠,云峦楚楚长。
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
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冈,
雨过闻幽处,云开见上方,
苔浸石登滑,花拥洞门香,
激泉寒水发,观郡古楼荒,
禅客谈玄切,骚人觅句忙,
踪迹依稀在,文章太古亡,
登临正游赏,惆怅已斜阳。
通过以上两诗,可展现出当年的奚公山,山峦重叠,古树满坡,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猿猴攀绕,禅客深藏,游人不断,骚客奔忙,庙宇连片,房舍辉煌,真是一片盛景,令人想往。
现奚村东北奚公山上确有奚仲墓,奚仲墓的东南不足十米有冉球墓。在奚公山东侧山谷中一片平整的岩山上,现在还依稀可见车辙之印,在车辙印少偏西北数米的山坡上存有“车服祠”旧基的痕迹。
奚邑,史书多有记载。沈领韩云:顾栋高表今兖州府滕县南奚公山下有奚邑。《滕县志?古迹志》(万历十三年)载:“奚邑在奚公山下也。齐乘云,奚仲墓在奚山下古奚邑。”据历史资料分析,奚邑是奚仲的封邑,不论有无奚邑之目,奚邑是存在的,按照记叙中的方位,现在的奚村就是古奚邑的所在地。1980年枣庄市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发现:奚村村西,大明河东河畔,约有15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部分石器、铜器。1996年,夏庄乡在奚村村东建奚村小学时,钻探发现有古墓葬20余座,包括了商、周延续到汉各时期墓葬。窑址一处。钻探分析:可能是春秋时期的窑址。古道路一条,时代难以分析。当时清理发掘了西周时期墓葬3座,出土遗物有:陶器、骨器两种,陶器有:鬲、壶、罐、豆、盂、垒、簋等,骨器1件,骨簪。在清理的3座墓葬中,其中有一座为夫妻合葬墓,这在西周时的墓葬中是少见的。通过以上的文物调查和发掘,可以断定,古奚邑就是现在的奚村。
《滕县志?古迹志》(万历十三年卷五)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所增筑,齐乘云:其城高厚无比,以抗楚魏,至今望之犹岩岩也。
明薛文清诗云:
才过古滕国,还瞻旧薛城,
分封遗坏堞,列爵但虚名,
冉冉春烟淡,悠悠野水清,
望中今古意,信马独含情。
徐主事文博诗云:
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百亩春田平,
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侯邦孰战争,
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
千年野庙荒碑在,行路犹能说姓名。
吴下山人周天德过滕薛诗云:
停车古城下,远树夕阳多,
塔迥悬青嶂,郊平界白河,
徘徊怆行役,惨淡动劳歌,
欲问平津里,苍烟荒碧萝。
[名胜古迹] 官桥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距今7300年的中华文明新石器文化发祥地——北辛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国故城、前掌大商周遗址等文物古迹保护点30多处。
北辛文化遗址:
北辛遗址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首,薛河故道南岸,距今有7340多年的历史。1964年全市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1978年冬至1979年春,经中央考古队勘探发掘,出土文物2000多件,由于其文化面貌独特,又是首次发现,因此就以北辛村命名为“北辛文化”。在北辛先民们当时使用的一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酷似鸟足的刻划符号,被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称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瞩光”。 1982年起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目前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距滕州市南17公里,处于官桥、张汪两镇之间。薛国故城为不规则方型,周长21华里。始建于西周,春秋至战国时,薛城曾是徐州的首府。1984年到1986年,山东省考古队在此地挖掘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墓葬300多座,出土文物数以万计。1988年元月,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掌大商周遗址:
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政府驻地2.5公里,是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和薛国王公贵族墓葬群。1978年—2000年,***发掘墓葬2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其中,1994年冬出土的200多件青铜礼器和3000年前的酒,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年春至1998年冬,又相继出土了五座保存完整的车马坑,同时,通过出土的这批西周早期的车马坑,联系到夏朝车正大夫造车始祖奚仲最早封于薛地。
孟尝君陵园:
孟尝君陵园位于薛国故城内东北角,距官桥镇政府驻地1.5公里,原有 “孟尝君田文之墓”和其父“靖郭君田婴之墓”,文革期间遭破坏,1991年官桥镇政府又重新筑墓立石,建起孟尝君陵园。
毛遂墓:
毛遂墓位于官桥镇驻地西一公里处,车站村北首。“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传颂。原毛遂墓址在官桥镇火车站票房下,1908年德国人修津浦铁路,被当地民工迁往道西30米处。说来也奇,起墓时,发现墓盖上刻有“遇铁必开”字样。1991年重修毛遂墓,1993年,又设计建造了“脱颖而出”锥型碑一座,俗称“冒尖碑”。
大康留唐槐:
位于官桥镇驻地东约1.5公里大康留村东北角,原有古庙称天齐庙,庙前有一株古槐,传为唐代所植,世称“唐槐”。古槐树高10余米,树干胸围5.2米,内已空,叫做“虚怀若谷”,可容五人对坐。
[历史人物] 官桥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如夏大禹时期因造车有功封在薛地官至“车正大夫”的奚仲,为商汤写下立国大纲“仲虺之诰”的大政治家仲虺,战国时礼贤下士、养食客三千的孟尝君,随平原君入楚联盟、勇于自荐脱颖而出的毛遂,汉初为刘邦制订礼仪朝纲的叔孙通,有汉武帝时太子太傅公孙弘,南宋末年官至礼部尚书、倡办滕州“性善书院”的任居敬,明代抗金名将苏润,抗倭名将薛士杰,以及解放战争初期第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英雄陈金河等,不胜枚举。
毛遂:
据明万历《滕县志》记载:毛遂者,薛人也,游于赵,为平原君客。毛遂自荐的故事至今流传。公元前258年,秦国势力强大,不断东侵小国,一次又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国君让相国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兵。平原君在门客中,计划选20名文武兼备的人同行,只选了19人,还差1人,这时毛遂挺身而出,自荐前往。至楚后,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联合抗秦一事,从早到午毫无结果,毛遂又挺身而出,按剑上殿,以超人的胆略和口才,说服楚王,合纵抗秦。毛遂此行,一鸣惊人,正如锥子处在布囊中,露出尖来。
孟尝君:
关于孟尝君的故事很多, “开门纳谏”、“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故事流传至今,“狡兔三窟”、 “鸡鸣狗盗”的典故均出自于他。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他列传,他当时名望很高,和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广泛招纳天下贤士,养了三千食客,关键时刻都给他立下汗马功劳。
奚仲:
官桥镇街心花园雕塑----古薛车正正面铭文:奚仲者,轩辕黄帝五世孙,黄帝少子禺阳之曾孙也。奚仲封于薛国,是为车正大夫,乃薛之始祖焉。奚仲英明,中绳直木,车柔以为轮,陆行得车,由此发轫。其造车创举惠及后世,流芳千古。
当前,官桥镇正以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兴旺的市场经济而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