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关于“斜”在古诗中的读音

关于“斜”在古诗中的读音

斜”字在古诗词里的读音

《现代汉语词典》第1507页指出,“斜”字只有一个读音,但有三种意思:①形容词,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动词,倾斜;③姓。

而《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则指出,“斜”字有三种读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陕西终南山山谷名。根据其注解,“斜”旧读“xia”。也就是说,“斜”字在古时候读“xiá”。

我举两首古诗中出现了“斜”字的读音: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前的诗集注解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押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á”,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á”的读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权威的工具字典中都显示“斜”字只有“xié”的读音。但是,即便是为了“规范读音”,我仍认为这种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诗文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特别富有感染力。上边的两首古诗都是押“a”的韵,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从不少古诗的遣词规律来看,“斜”字在我国古代应该存在“xiá”的读音。如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一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斜”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也有一个“斜”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同样都是押“a”的韵,“斜”字也都正好出现在诗的“韵角”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位置被称为“韵角”,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怎么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呢?倘若当时“斜”字不是“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可能把它用到这样的位置上去呢?

但“斜”字在古诗词里并非只有“xiá”音,《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中就有举例,如杜牧的诗《怀钟陵旧游》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斜”字都念“xié”。因此,要判断在古诗词中“斜”字读“xié”还是“xiá”,应该结合整首诗或词连看,看有没有涉及到押韵的问题。若涉及到押韵,一般发“xiá”音,若不涉及押韵,则一般发“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