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东坡题砚铭,
千秋咫尺总牵萦。
邀游众友寻官驿,
探访双村还砚亭。
开境化蛮留义举,
端风树俗念恩情。
苏公三礼感天地,
万古流芳传美名。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从海南到合浦途中,因狂风暴雨而到达兴廉村,宿净行院,与塾师陈梦英结下情谊。东坡公在临别之际,因感念陈梦英情义,赠送给陈氏族人三样礼物:其一,为陈氏族人寻得一山清水秀所在,作为陈族聚居之地,后陈梦英率族人搬迁到该地,聚族建村,取名双村。其二,出资购置了七亩良田,送于陈梦英,名曰助贤田,田获所得用于兴学。其三,东坡公将自用的一方汉石渠阁瓦砚赠予陈氏族人作纪念,并题诗砚铭刻于砚上。说到此方古砚,历经坎坷。清未战乱纷争,陈氏族人视为珍宝的东坡古砚突然失踪,踪迹难寻。1941年,同郡人时任广东警察局长的何公卓于乡下偶遇,便重金赎回,送还给双村陈氏后人,陈族感念陈公卓大恩,全族合资建立了一座还砚亭,以作纪念,时至今日,此方古砚乃保存在陈氏宗族手中,记载了遂溪人引以为傲的文豪情义和朴实仁义的民风。
? 苏轼《雨夜宿净行院》
芒鞋不踏利名场,
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
静无灯光照凄凉。
苏轼还有《砚铭》、《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次韵子由所居六咏》等诗作,记录他途经此地的情感。
古民居均有名人题字的门额,"宜庐"是民国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所题。
陈梦英是双村陈氏五世祖,很早就在兴廉村设席讲学,传授文化,培育人才,当时叫净行院。陈梦英是陈懽的五世孙。陈懽是进士出身曾出任海南琼州刺史。他勤政爱民一生清廉,在官场和民间都有较好的名声。文明书院和苏东坡的关联是来之一场偶然事故,和一对好其友的故事。当时是苏东坡路经兴廉村进村避雨,大名人到访受到村民的欢迎。因为苏东坡当时受大赦,心情大好,所以就很愉快地和村民聊了起来,做为村里的知识分子,陈梦英当然当村代表和苏东坡交谈。在交谈中苏东坡了解到陈梦英是陈懽的后人。苏东坡很欣赏陈懽,因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在海南三年多里,听闻海南民传颂着琼州刺史陈懽的政绩,所以很幕仰陈懽之勋名,敬陈懽之品徳。陈梦英和苏东坡非常聊得来,可以说升为知己,苏东坡还留下来给净行院的学子授课。一上就是四十天,这可不简单,你们要知道,苏东坡当时是大赦归朝,所谓归心似箭。可能他们都是性情中人,喜欢寄情山水相知相悉,二人经常双双出游。苏东坡住四十天后离开了,陈梦英对苏东坡一直念念不忘,最后陈梦英奔走筹资建起一座书院,来纪念苏东坡。陈梦英记得苏东坡说过,兴廉村虽然地处偏远,但风光旖旎,气象不凡,有文明之祥!于是取名“文明书院”。文明书院是当时遂邑三大书院之一,为遂溪培养了大批人才。因苏东坡的名气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瞻仰,并留下珍贵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