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句是谁的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句是谁的诗句

开篇明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一诗。根据诗题显而易见,这首《墨梅》是一首咏梅诗。原诗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的这首《墨梅》诗,是题写在墨梅画作上的一首诗,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冕,字元章,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对梅花情有独钟,在绘画上专注于画梅。他种梅花、画梅花、写梅花,他将自己的无限情思寄托到一朵朵梅花身上,并由此创作了大量的梅花画和梅花诗。

王冕所爱的不仅是梅花的形貌,更是梅花的精神。他种的是现实中的梅花,但是他绘画中的梅花、诗歌中的梅花却高于现实中的梅花,那是诗人精神世界中的梅花。

王冕笔下的梅花形象,有着深刻的含义,被赋予了高尚和坚贞的人格意义,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寄托和物化形式。读王冕的梅花诗,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进王冕的这首《墨梅》,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这个断骨出自北宋文学家曾巩的散文《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王冕借王羲之勤学苦练书法并取得很高造诣的典故,彰显自己刻苦学画的精神。

王冕晚年在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的水南村,他清贫乐道,淡泊名利。他种梅、画梅、写诗咏梅。同时,他善于吸收融合宋元以来文人水墨画的技法,加以发展和创造,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形成了稳重、秀逸、清婉的个性风格。在他的笔下,梅花呈现不同的姿态和神韵,画梅手法日趋成熟,画梅艺术臻善臻美。

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通过诗画对比就会发现,王冕《墨梅图》画作上的梅花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

王冕在画作上所描述的梅花,是墨梅,用淡淡的墨色点染而成,因此并不艳丽,但是画中的梅花神清骨秀、孤澹清逸、澄淡高远,有着独特的内在气质。它不愿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只愿散发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诗人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王冕喜爱梅花,写了大量与梅花有关的诗作,他爱的不仅仅是梅花这一植物,更是具有清香气息的梅花精神。诗人笔下的“清气”指的是梅花与生俱来的清香之气。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出身贫寒,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学习,他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经过常年持之以恒的学习,终于学有所获。王冕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于是他归隐浙东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两句也表明了诗人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品格。

王冕的梅花题画诗妙就妙在虽不直接写梅花,却足以传达出梅花的神韵。王冕的诗很少直接出现“梅”字,也较少出现写梅花形状的句子。但是诗人用“梅花”为题,就突出了梅花的神韵,体现了“画为无声诗,诗乃有声画”的艺术境界,也传达出诗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生追求。

王冕之所以如此的钟爱梅花,是因为从梅花的品性中,王冕似乎看到了自己理想的精神品格,就是如同梅花与生俱来的清香之气一样。清气”不仅仅是梅花本身具有的气息,更是梅花精神的外在表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追求与梅为友,与梅相伴的生活。王冕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在清贫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信仰。所以他始终能够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不需要别人的赞赏或者肯定,要的就是坚持自己

在这首诗中,由淡淡的墨痕点染而成的朵朵梅花,透过画卷,梅花的清香之气却弥漫在天地之间。梅花的品质就是人格的体现,墨梅画的丰姿与诗人傲然的形象融为一体,墨梅诗的韵致与诗人高尚的品质合二为一。

赏画品诗,翰墨飘香,诗画传情。透过王冕的《墨梅图》与《墨梅》诗,梅花的清香气息似乎扑面而来,梅花的高风亮节似乎跃然纸上。

诗人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这幅画与这首诗有着相同的题目“墨梅”,诗人将画、诗、人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也可以说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