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杀人,遇佛杀佛。
我以为较为恐怖的诗句为汉王粲《七哀》诗中有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反映了东汉末年兵荒马乱,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惨景!
看到这个题我瞬间就愣住了,在脑子里搜索了半天,诗句一一飘过,好像还真没有特别恐怖的。
我想到了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细想一下好像这句够悲惨,但不够恐怖;
我又想到了李贺的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细想一下这明明是一句神话嘛,跟恐怖也不着边;
我又想到了陈陶的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白骨倒是挺恐怖,但这是写战争残酷,也不合适。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白居易:“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人吃人,够恐怖了吧,咱们来看这首诗: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首诗最恐怖之处不在于人吃人,而在于血淋淋的现实。一***16句,前14句都写王公贵族的奢靡生活,最后两句笔锋一转, 以极其强烈的对比,把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呈现给你。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我们现在形容一个人有气场,爱说这个气场3米,你看白居易笔下这群人,唐朝时长安街道最宽达到150米,他们骄奢跋扈的气场岂竟然可以铺满路,再看他们的马,连马鞍都光亮的可以照得见灰尘,这好比你开着一台纯金打造的劳斯莱斯。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你一定感到惊讶,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排场?原来,他们都是皇帝的内臣,也就是宦官。读到这里,一定会引起你的疑问: 一群臭太监,凭什么能如此骄纵嚣张?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原来,这群臭太监竟然佩戴着 朱绂和紫绶。唐朝官服上有绶带,按颜色区分品级,朱红色和紫色分别是五品和三品以上的官位。大夫和将军,是代指他们掌握了政权和军权。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这两句是呼应了开头两句,走马如云,说明去赴宴的不止一两个,而是一大群。这群太监掌握了军权,从赴军中宴一事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多嚣张跋扈为所欲为。
前面这8句主要写“ 骄 ”,紧跟着6句主要写“ 奢 ” :他们喝的是美酒佳酿,吃的是山珍海味,有洞庭湖边的橘子,有帝王园中的鲜鱼。他们在来的途中都已经“骄满路”了,现在吃饱喝足,岂不是“气益振”,愈发不可一世了。
前面这14句,把一群宦官骄奢淫逸的行乐图描绘的淋漓尽致,假如到此而止,他又怎么能叫白居易!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最后两句,诗人笔锋陡转,有一落千丈之势,他把目光转向了正在遭遇旱灾的江南。在这些大人们饱食终日的之后,江南却已经达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要知道,江南可是鱼米之乡,自古就是富饶之地啊,这里都是如此悲惨的景象,其他地方有多惨可想而知。
这一悲一乐,有云泥之别,整首诗读完,让人对腐朽的朝政感到痛恨,更恨不得把那群宦官除之而后快,到最后,又让人对百姓疾苦感到痛心,对人吃人的现象产生极度的恐怖。
夜半冷寂寞,乡间路暗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东虹轰隆西虹雨,
南虹过来卖儿女,
北虹过来刀尖死”。
来自民间老人的传说。
我在小的时候,认为是最恐怖的,下雨过后,经常观察南边和北边的天上,有没有彩虹的出现。
现在才知道彩虹是雨后的自然现象,与世间的事情没有一点联系。
也从未见到过南边的彩虹和北边的彩虹。
心窝里似雪刃相侵,满腹中如钢刀乱搅。地狱新添食毒鬼,阳间没了捉奸人
我认为最恐怖的两句诗,出自诗经中的“秦风·无衣”
这两句诗,在表面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平平常常的闲话家常,然而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那种细思极恐的话语。
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说:
不要说没有衣穿,我的衣服就是你的衣服,大王要出兵打仗了,快去把戈矛准备好。
如果单单从这句话来说,看起来很平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人在闲话家常一样。看起来没有什么恐怖的地方,就好像一个农夫种田回家,与另一个农夫随意的打着招呼。
“不要说没钱吗,我的就是你的去喝酒我请客,快春耕了,得赶快把锄头和犁修好”这是一种多么平淡,多么常见,习以为常朋友间的聊天模式。
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人觉得恐怖,觉得害怕。
这代表了秦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快打仗了,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明天要下地干活一样的普通日常,没有一点紧张,反而有一丝期待的态度。
而正是这种态度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这才是堂堂的秦国军阵,对于敌人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秦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所以无论是敢战的魏军还是善战的赵军,都不敌乐战的秦军。
秦人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没有紧张,没有害怕,甚至没有兴奋,而是像闲话家常一样的淡然,这才是最可怕与最恐怖的地方。对于秦国的敌人来说,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吗?
如果我是秦军的敌人,看到这篇诗歌,我恐怕会睡不好觉的。
我觉得:盲人骑瞎马,夜半临黑池。这两句比较恐怖。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