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是什么意思?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是什么意思?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原诗: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释义: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扩展资料: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

像冯浩那样,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

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

百度百科——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