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有着孟浩然的出场,最终却是以辛弃疾的方式结尾。前半生是一位老老实实的农民,后半生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士。这个传奇的诗人就是我们今天要是说的主角——高适。
在说高适之前我们还要提一下当时的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其实当时的高适也是和他们两并列的,不过在开元盛世的时候,李白是写下一句句的豪言壮志,杜甫也留下各种爱国良言。
像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还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但是我们的主人公却不一样,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进士,在别的地方做一个小官。
由于不屑于做小官,他选择离开了繁华的帝都长安,在拥挤的人群中逆流而上,独自前往偏僻的宋城,在那里耕种长达八年。这也是因为自己的仕途郁郁不得志,没有任何人赏识他,他也只能被迫在这里种田耕地。
当然这一切的转折都是来源于鼎盛时期的那场战乱。安史之乱逐渐拉开了狰狞的帷幕。他也遇到了那一位改变了他后半生的人。
天宝八年,高适四十六岁,四十六岁在当时已经算是高龄,因为当时的人们平均年龄才不到四十岁。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游历四方的时候遇到了当时的睢阳太守张久臯,这张久臯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哥哥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那就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九龄。
两人相遇之后张久臯认为高适非常有才华,于是荐举参加科举,成功中第,被封为丘尉。
不过这只是刚开始虽然四十六岁才获得功名和当时其他的著名诗人相比真的不算什么,在当时杨炯十岁就获得了功名,杜牧二十六岁也考上了,还有很多其他的诗人如王勃,元稹等等。这样对比发现好像高适也不是这么有才。
但是高适和这些诗人不一样,他虽然才华不怎么样,但是在军事上他可是有着过人的天赋,安史之乱的爆发也为他带来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