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这首小诗是近人李根源所作。切合当地的特点。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这“官马大道”之旁。和顺的居民,原多为兄弟民族。南诏大理时期,汉族等其他民族逐步迁入,尤以明代为多。这些来自内地的居民,有较高的文化,加上和顺地近缅甸,边境来往比较自由,无需千里跋涉或远渡重洋,边民常有来往,语言易通。因之,遇有军事、外交、商业等方面的公务,常被聘为“通事”(翻译)、向导,有的则在“四夷馆”、“缅字馆”内负责培养翻译人才;有的往来于滇缅边境,经商开矿,做工服役;有的则在缅甸政府、机关中供职,甚至成为要员。如:清代尹蓉,曾被尊为缅王师,许名宽曾为缅王宰辅。一般仅能维生,也有一部分成为有实力的工商业者。乾嘉之际,社会稳定,海禁末开,与国外通商多沿陆路,此时旅缅华侨亦多,也是和顺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自航海开通,腾缅商情锐减。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密支那、腊戍至曼德里的铁路相继修通,由腾冲至缅甸腹地的交通大为改善,云南烟、酒、丝、茶,畅销缅域;缅甸的棉花、玉器、宝石,也大宗采进。腾冲的纺织业也一度兴盛。和顺的经济发展又突起一个高峰。其后,关禁严,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商道一度断绝,生意萧条。
和顺侨胞身在国外,心系祖国。他们热切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时刻关心边疆建设。他们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积极支持革命事业,慷慨捐输,多方奔走,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孙中山曾表彰和顺华侨寸海亭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们长期以来,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在家乡修桥筑路、建造寺观、培植风景、发展文化教育。村中的公***建设,无一不渗透着他们的心血。走
进和顺村,只见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深渐高,房舍密集,修缮良好,粉墙黛瓦,整洁美观。为数不少的宽敞院落,居住的人很少,因主人多侨居国外,住房仅托亲友代管。村中的大路小巷,全为石条镶砌,平整光洁;甚至村前的田埂上,村后芭蕉关的关坡上,也铺有石条。腾冲多雨,在别处泥泞难行,在这里却不烂不滑。环村而过的清溪上,一座座洗衣亭跨河而建。亭多为两间平房大小,房顶四角微翘,水上立有井字形石条,旁设木条凳。泉从石下流过,触手可及。村民在这里洗衣洗菜,晴天避热,阴天避雨,从田里做活回来,可在此冲洗纳凉。村旁路边,巷口街傍,常有一座座半圆形的月台,地面平展,围有护栏,中有石凳,上覆大青树,每当傍晚,老人相聚谈天,小孩戏
耍其间,一片欢声笑语。再看那屹立在村中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较为良好的益群中学,使人真切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富庶而又人人热心公益事业的乡村,是一个有文化而重美德的侨乡。
和顺侨乡,气候温和,花木茂盛,人们重视乡村风景的培植,古建筑保存较多。西面,村子的尽头,和顺坝的南端,大盈江口的鳌山上有巨杉矗立的魁阁。那遍山碧油油的香果树,那苔花斑斑的青石,那洁净的林前石板小路,那弯弯曲曲的小道尽头的古典建筑,那横卧在月台之上的石牛,那粗约五米的元代古杉,全“锁”在一片青翠碧绿之中。村东蕉溪村旁,帅头坡与来凤山结合处的元龙阁,楼阁交错,气势雄壮。阁前池水青碧,地周古树成荫,湖光阁影,擅胜一方。
阁旁的蕉溪村,有数十户人家,沿山而居,其中有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艾思奇的故居,为一中式院落,建筑较为精巧,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口,青藤缠绕,古朴秀雅。近年,艾思奇亲属已将故居捐赠国家,政府已拨款加以维修。
玲珑典雅的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现有图书六万多册,其中不少是国内珍本、孤本。建于1940年的益群中学,曾为侨乡培养出许多人才,现有在校学生1000多人。
和顺乡还出过护国军第一军秘书长、被章太炎称为“滇南一枝笔”的李曰垓,名传滇中的教育家寸树声等知名人士,更多的是经商有方,为居住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界的腾冲县,有一处古典秀美的江南乡村——和顺乡。这是一处人间秘境,保存着云南最具古典风格的乡村景致和明清以前的许多建筑和民风民俗。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曾经拥有的精致生活、华丽排场已经散去,葬入历史的尘土。
出腾冲县城4公里,穿过一片稻田,在蛙声中跨过石桥就到了和顺乡。和顺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是古代川、滇,缅、印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著名的侨乡。
乡村道路旁屹立着供人避雨的灰色的风雨亭,潺潺溪流和睡莲间的具有明代风格的洗衣亭,依然有少妇在水边的厚木板上捣衣洗菜,白鹅像唐诗描写的那样在龙潭里悠游。百年前建造的画栋、雕梁、家具、牌坊、文庙、匾额完好如初,虽被风雨褪尽色彩,却更加赏心悦目,衬托出了灵秀乡村的厚重古韵。这些都使和顺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淀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并与这里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秀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过双虹桥,来到和顺乡的水锥村,只见一栋栋密集的古宅环山而建,粉墙黛瓦,整洁美观。宅屋间有一条条深幽的街巷,把整个村庄连为一体。看得出,这是一个规模不小,建筑形制也经过规划、设计的村寨,曾经有过辉煌。村上的几处宗氏祠堂修得格外富丽,显示着家族的威仪,让人揣想到每一姓人家,经历了沧桑艰辛后,在祖居故土上的耀祖光宗。
我在小巷里行走着,在小巷里寻觅着。风雨迷蒙时,小巷很黑很长,似乎没有尽头;太阳下,阳光在小巷洒下斑驳的光点,闪闪烁烁,神秘而奇幻。巷道两旁的大闾门,灰黑灰黑的;厚厚的墙体,也是灰黑灰黑的。只觉得那门那墙,就像一部厚重的大书在我面前打开。一页历史,一页风雨,页页都写得凝重而漫长。和顺侨乡600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走进任何一个平常人家,走进深宅大院,当你听到墙上的老钟敲响,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的感觉便会油然而升。每一个外人都会睹物遥想当年腾冲人家的生活场景和他们“与国际接轨”的时尚生活方式,每一个宅院里都有叙述不完的各自的故事,每一户人家的珍藏也不尽相同。
经过岁月的沉淀,不经意散落在民间的器物,向人们述说着和顺乡间曾经的辉煌和时尚。一个布衣女子从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拾级而下走进堂屋,手上那盏发着淡淡光亮的油灯照着她前行的脚步。用俄罗斯茶壶冲一杯咖啡,一阵浓香立刻在青石铺地木雕为窗的老宅中散开。在南洋风格雕饰的紫檀木椅上坐下,轻轻地呷一口,墙上意大利罗马挂钟的金属摆锤发出低沉而圆浑的音响,平添了留守人的一份落寞,却也仿佛告诉人们,现在该是主人喝晚茶的时候了。
信步于和顺乡,所有的一切都向世人展示出一种中原儒家文化所独有的宁静与儒雅。
信步于和顺的小街与巷道之中,总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愉悦与舒服,所有的建筑都显得是那样的和谐,雨水冲刷过后反射着晶莹亮光的青石板路、风水月台上摇曳着簌簌作响的香樟树、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牌匾、依山傍水的宗祠、倒映着参天大树的龙潭……所有的一切都向世人展示出一种中原儒家文化所独有的宁静与儒雅;展示出扎根于田园,得益于现代的水乡风情长卷。
和顺人追求儒雅,他们不仅把追求知识、追求文化的思想代代相传,更把自己的愿望表现在了村中的各个建筑
之上,村中随处可见门楣上高悬着多年烟尘遮掩不住的“书香世荫”、“诗礼传家”等匾额,宗祠里的房屋、牌匾,荷塘中的亭台轩榭无一不流溢着悠远的文化和书香,表露出他们美好的愿望。
在村口矗立的一幢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和顺乡图书馆,是全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丰富的乡村级图书馆。轻轻推开大门,一股在文学史里很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内修剪整齐的黄香木绿意盎然,两侧的丛竹青葱滴翠。与竹相对的一株玉兰,新芽初绽,似有若无,更使人对花儿将开时的娇艳多了一份痴想。我站在和顺图书馆大门前,俯瞰蕉溪绿水、双桥彩虹和金黄的稻浪,清流不断,知识的泉源不绝,文化之津的舟楫穿梭如织。大雅的和顺,深深的小巷,杰出的人才,不都和这座图书馆有关吗?深深的小巷,寻不尽千古风流;淙淙的溪流,流不完边地古镇的儒雅传奇。苔痕斑斑的石壁足以证明其悠久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文人墨客的题词更显出一份凝重
和顺侨乡门票:8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