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大家都喝了,怎么就你不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话充斥在本来应该宾主尽欢的酒局上,喝酒也从一件取乐的事变成了一种压迫人的方法。尤其是一些中年人,仗着自己的辈分和地位,劝酒无度。
就在前不久,一位银行职员公开了自己的经历。作为一名滴酒不沾的人,他被领导屡次劝酒后,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结果却遭领导痛骂,怒扇巴掌。更令他寒心的是,其余的同事也附和着这一场闹剧,对他实行明晃晃的压迫。乃至事情发生之后,还有不少人认为这很正常,酒桌上一直都是这样的文化,接受不了就是不会为人处世,不配得到工作。
但这样的酒桌文化真的可取吗?古人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最开始只是一种饮料,喝酒也是为了快乐,哪怕后来变成了一种文化,被融进了日常生活和礼仪制度里,也应该是富有内涵的,而不应该是像这个年轻人面临的那样,让人觉得侮辱。
饮酒本为乐
要想讨论现在的酒文化是否可取,首先就要看看最初的酒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在古代,虽然常常有“一日须倾三百杯”“陪君醉笑三万场”这样的诗句,好像很是纵情豪饮,让现代的许多人也有模仿的冲动。但古代的制酒效率其实很低,人们饮的大多就是薄酒,度数都不高,几乎相当于现在的酒精饮料。
所以,古人饮酒,是很日常的一件事,几乎人人都能喝上几杯。而且喝酒也不一定就是要浇愁,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也可以喝酒。杜甫当时写下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因为复被征召心情太好才要喝酒,而且喝完了也不耽误做事。
另外,因为文人赋作吟诗时常常配酒,所以有时候还会很诗情画意。如果现在我们看到人拎着一瓶酒坐在树下喝,或者一群人坐船的时候忽然掏出酒杯,一定会认为非常奇怪。但在古代,作为畅情的工具,文人墨客都会在良辰美景的陪伴下喝酒。月下花前,荷亭竹林,闲庭高阁,画舫幽馆,都是饮酒的好地方。“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这种地方反而最富有诗兴。
同时,也不是云消雨散、霁月光风的好时候才要饮酒。明代的张岱就曾在大雪时去湖心亭中赏雪,遇上志同道合的人,痛饮三大白,身边小厮还要叹道:“莫笑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正所谓“酌量饮酒,放胆吟诗”,对于古人来说,喝酒是用来享受生活、添缀乐趣的,有的时候还是一件雅事。虽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起古人来说要快得多,但正因为如此,酒精起到的作用应该偏向于放松和令人感到一些超越日常生活的快意。
民间酒礼
虽然很多时候,古人喝酒是为了尽兴。但随着酒文化的广泛化,在一些正式场合上,饮酒礼仪也变得规范起来,以便于布政令、序长幼、别贵贱、荐贤能。
比如在乡人的关于祭祀的饮宴中,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就不像独酌时那么恣意了,饮酒礼仪就很全面。首先,要进行四步:拜、祭、啐、卒爵。
拜,就是向酒作出拜的动作,以表敬意。
祭,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将一杯酒倒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而有些场合,的也可以是祖先神明,或者山川江河,比如诗句中就有“一樽还江月”。但如果是在正式场合饮酒,祭时就需要仪容恭敬,高擎酒杯,在心中默念祷词。
祭酒
啐:这当然不是字面上喝了吐出来的意思,而是表示浅尝主人家提供的酒,再表示酒味醇香之类的话。这时就已经开始活跃场合了。
卒爵:顾名思义,是一饮而尽的意思。古人常说“先干为敬”,就是说要敬人酒,自己也要干杯。
明代冯时化中的《酒史》记载,“杯中余沥,有一滴,则罚一杯”。就是说如果不能干杯,就要罚酒。而被敬酒的人当然也不是徒受其礼,自己也要干杯。
当然,这个礼仪也不是每杯酒都适用,可以口称祝词,也可以表示感谢之类的,但不可为干杯而干杯,这就失去了基本的礼仪。
与此同时,敬酒方面也有相应的礼仪,即:避席、酬、酢、旅酬、行酒。
避席:就是敬酒的人离开自己的座位,站在原地或者走向对方敬酒,这也是一种尊重。
酬:主人酬宾,就是向座下的客人敬酒。
酢:客人饮后,也可回敬主人。
旅酬:酒局过半,这个时候就比较随意了,主人宾客可以相互敬酒。
敬酒
行酒:一个人如果为表尊重,可以向在座宾客依次敬酒,先从长辈敬起,以三杯为度。
当然了,如果实在是不便饮酒,也不能强逼人喝。对方浅饮两口,表示敬意。
酒礼下的礼貌
饮酒有礼仪规定,但酒礼之下也有自己表示礼貌的方法。古人多饮酒,也渐渐琢磨出如何宾主尽欢的饮酒礼貌来,表现出对各人充分的尊重。
比如斟酒,一般替人斟酒的时候,就不宜倒得太满,也不应该对方刚喝一口就替人斟酒,斟酒太过频繁不免有逼迫的嫌疑。主人安排座位的时候,也应长幼有序,方便小辈双手扶杯向尊长敬酒,致祝福之辞。而这个时候,出于尊重,酒杯要比对方端得低些。
一场酒宴,东道主固然应该热情款待客人,让场面热闹起来,但也不能失去理智,执意劝不欲饮酒的人多饮。古人有云:“量小随意,勿设所难”。无论是以身份施压,还是“大家都喝你为什么不喝”这种质问方式,都是牺牲个人意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有充分尊重客人的意愿,整个酒宴才能欢乐地进行下去,给每个人留下好的回忆。
有的人酒量很好,但是为了整肃礼仪,也会在宴会上适当饮酒,以免醉后失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谓是“大量豪饮,并不骄人”,即使是千杯不醉,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可以拿来嘲讽那些不好喝酒的人。
酒场上的忌讳就是苦劝、恶谑,东晋石崇派美人劝酒,客人不喝,就杀了美人,满座不忍的人只能大醉。这就是一个很丑恶的例子。但现代的酒桌文化中,则往往是喝得酒酣耳热,把气氛炒热后,谁不喝谁就沦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说是完全失去了酒文化的精髓。
酒局文化的沦落
我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并不反对人喝酒,甚至支持人在一些场合以酒为乐、为祭,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客是一种德行。但同样,也反对人滥饮。
早在《尚书·酒诰》里,就曾劝人“毋彝酒”、“禁沉湎”,就是劝人即使饮酒,也要保持身体健康、气血安宁,不能饮酒过度。
可随着酿酒技术的提升,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没有节制饮酒,反而令酒局的政治性和功利气息越来越浓。越是靠近权力中心,越是可怕。古人再三强调的劝酒禁忌,也被抛诸脑后。女人在酒局中被劝酒背后的危险不必言说,就连被压迫的男性自己也心甘情愿喝到酒精中毒,喝到胃痛,换取人际关系中他人的认可,甚至是换取权力和地位。
而等他们熬了几十年,熬成酒局中的上位者后,又带着一身伤病压迫下一代,不得不说是男版的“媳妇熬成婆”。这不仅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把本来应该严肃认真的工作场合搞得乌烟瘴气,向来被真正爱酒的人唾弃,也令每个身陷其中的人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