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古诗中清酒与浊酒的区别

古诗中清酒与浊酒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饮酒而醉称为中圣人,或称中圣,清圣浊贤便自此为酒之雅称。

2、层次不同

清酒是古代祭祀祖先时用的高档次的酒,要经过过滤,除去杂质。浊酒是平常百姓饮用的低档次的、廉价的酒。

3、酿造材料不同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清酒是采用优质泉水和磁山谷粟酿造。

4、酿造方法不同

当时酒人造的酒可分为三酒五齐,原料为稻、黍之类。而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因事而酿,造时短,成品快,可以立马与客人享用;昔酒则可以短时间进行储藏,较之事酒稍醇厚;清酒乃是冬天酿造,夏天成熟,为当时的酒中之冠。

五齐可以统称为浊酒,分为五种不同成色,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色之酒,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

扩展资料:

酒的历史及演变:

酒的演变,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果酒、黄酒、烧酒(白酒)。

原始社会初期,当人类还处于采集经济的时期,就发现吃了天然发酵的野果,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疗效,即医学上所说的“舒经活血”,于是原始人类便开始有意识地对采集来的野果进行人工发酵,这样最早的酒——果酒便产生了,它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5度左右。

也就是说酒的最早被人们所饮用,是因为它的医疗作用。这在后世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汉书·食货志》上说“酒为百药之长”,《说文解字》上对“医”字的原始意义的解释是“医,从酉(即酒)……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果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酒。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粮食产量增加,在果酒的基础上,夏商时人们开始了谷物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和稻,古代称为黍酒,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酒。浊酒就是没有经过过滤的黍酒,因为有酒渣在里面。而清酒就是滤去渣滓的酒。古代有专门过滤酒的器具。

而陶渊明用脏兮兮的头巾滤酒(萧统《陶渊明传》)而饮,则展现了名士风度。古代常以酒的清与浑作为区别酒的质量好坏的标准,清酒质量好,浑酒质量差。至于白酒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

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的发展最多有六七百年历史。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句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金樽、玉盘,说明饮食器具的精美,“珍馐”说明菜肴也很珍贵。这样的宴席上,酒一定是上好的清酒,所以才能“斗十千”。

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腊酒浑”,一个“浑”字,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朴素和实在。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在边疆抗击西夏时所作,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

“浊酒”当然指质量一般的酒,一方面是生活的清苦,一方面是面对未来的一片茫然。因为在后世喝浊酒的人比较多,所以“浊酒”渐渐成了酒的代名词。比如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所做的《送别》一词中就有“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句子。

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曹魏时,曹操禁酒甚严。当时人忌讳说酒字,就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因此又有“清圣浊贤”的说法。

百度百科-清酒

百度百科-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