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关于简短宜春的诗句

关于简短宜春的诗句

1.关于宜春的诗句

《蕃丙午冬分宜见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缭绕竹青沙白,缘情政可生愁。

寂寞雁秋猿冷,未妨相与成游。 《和阎运使以诗见奖吏隐宜春郡诗》 年代: 宋 作者: 祖无择 狂吟何足话风骚,和寡甘降郢唱高。

敢望与言同子夏,竞推多可似山涛。九成岂后虞韶美,一字终虚鲁史褒。

自笑潢污不盈尺,犹将学海去滔滔。 《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年代: 唐 作者: 曹邺 湘东山水有清辉,袁水词人得意归。

几府争传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

想到宜阳更无事,并将欢庆奉庭闱。 《朝中措·东风半夜度关山》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东风半夜度关山。

和雪到阑干。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眼犹寒。

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

《别宜春赴举》 年代: 唐 作者: 卢肇 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

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

《采桑子·宜春苑外楼堪倚》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雁影冥濛,正***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梅蕊应红,知在谁家锦字中。

《诉衷情·秋风吹绽北池莲》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秋风吹绽北池莲。曙云楼阁鲜。

画堂今日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祝芳筵。

奉觥船。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己酉六月阻水於宜春道间枫树》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

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何时拂衣去,藜藿保余生。

2.与宜春有关的名胜古迹的诗句和对联

宜春是一个文明古城,有关的介绍以及对联解释如下:

1、介绍

宜春有着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486处历史文化遗址和54处名胜。袁州谯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树吴城商代遗址,改写了中国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靖安东周古墓,被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墓坑形制最特殊,二是出土的金饰物--金龙神徽体量最大,最精美,比四川成都的太阳神鸟还更大、三项“首次发现”(“一坑多棺”葬俗、纺织品文物、保存相对完好的人体遗骸等三项属于国内重要发现),填补了我国考古学的众多空白。宜丰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拥有保存完好的2.5公里护城河、1.5公里的古城墙遗址和江西最早的职业学校;高安畲山贾家古村,是江西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丰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筑体现了江西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2、对联

袁家谯楼高;

宜春百姓幸。

3.关于宜春名胜古迹古诗和对联

为您奉上一则介绍,请参考: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所说的宝剑精气,藏于今丰城荣塘。"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说的高士徐稚,家于今丰城市白土。科举时代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说,江西第一个文科状元唐代人卢肇曾苦读于袁州城东一沙洲上,后人名之"状元洲"。第二个状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宋代状元姚勉,宜丰人。明代探花吴山,高安人。清代榜眼郑秉恬,上高人。

4.写一首按照忆江南格式的赞美宜春的诗

忆江南乡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 谙:熟悉。

2.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