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小城的灯光星星点点。老师在煤油灯下正批阅着学生作业,爱妻倚靠在床头,望着一丝不苟的他说,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老师笑答,还有两本就结束了,你先睡吧,我就来。然后轻轻收拾了一大叠作业簿,洗毕,就上床了。“佛”的一声吹去,床前的煤油灯灭了,过了一会儿,即传来了轻微的呼吸声和鼾响。屋外,月黑风高,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瞬间又恢复了宁静。
几十年前的夜晚大多如此。
又过了一段时光,小城有了电灯,一家人就合用一盏灯头,且数个人家合用一只火表,灯头插口处还用纸封条封着。那时小孩的作业少,在电灯下做作业是很少的事,除非考试前一两天。母亲在灯光下缝补衣服倒是经常的事,“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都过得很艰辛,不到逢年过节想添一件新衣服几乎是不可能的。男的说,单位明天发工资,小三子的衣服也太破旧了,带他买件新的吧。女的笑起来说,是的,该带小三子买了,他总穿旧的,买了过几天正好中秋节穿。男的说,不早了,明日还得起早呢,睡吧。女的起身去了另一张床边,替打被的二子盖好被子,返回到床边躺下,顺手拉了一下系在床头的拉线开关。屋外,传来了短暂的.汽笛声。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
电影和电影院真正普及到中小城市,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曲折的故事情节、逼真的直视效果和便宜的票价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暗黑的环境不失为恋人的好去处,学校和单位也经常包场电影,看电影成了当年百姓娱乐消费的第一选择。上初中的我,有时晚上电影散了还要在外面疯一阵,夜已很深了,才蹑手蹑脚地推开门,家长听到推门声,总要嘱咐把门关好。我摸着上床,有时却睡不着,抑或做上了与电影情节有关的梦。
又过了一段时光,电视机陆续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行走在大街小巷,不时地会传出电视的声响。有一对年轻夫妇,正在为争看电视节目的事,争吵怄气呢。男的要看足球赛,女的要看电视连续剧。结果自然是丈夫让了步,他在迷迷糊糊中,隐约听到电视机里的广告声。他翻个身对妻子说,明天还要上班,关掉电视,睡吧。妻子不情愿地哼了一声,随手摁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荧屏暗了。两个人背靠背地睡下了,妻子的情绪依然沉浸在泡沫剧的剧情中。
电脑进入家庭,很快成了妻子的最爱,偷菜、掼蛋、淘宝网,乐此不疲。老公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业余写手,每当点击率上升抑或博文刊载在报端时,心中就洋溢着喜悦。博客,已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两个人,谁先坐在电脑前谁就舍不得离去,但一般情况下还是老婆让着老公,她说我是玩,他才是正事。休闲中她又掏出手机,玩起了游戏,发起了信息。老公说,我的博文写好了,不早了,睡吧,你手机也不要玩了。电脑、手机都关掉了,世界总算安静了下来,两个人疲惫地睡去,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时代变了,物质条件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跟着在变。有的东西近了,有的东西却又离我们远了。关掉一些诱惑,则多了一些沟通的渠道。世界上有些事,是有得必有失,两全其美的事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