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看到江苏卫视一档节目《成长不烦恼》的时候,有个嘉宾说了一句话:“我是在外地工作的,每2年回家一次,父母都已经50多了,假使她们能够平安的再生活40年,我还能见她们20次;每年回家2次,我也仅能再见她们80次;而我们每次回家能呆多久?回家后走走亲戚、会会朋友,陪父母的时间又能有多少呢?”一席话震撼的我呆坐半饷,久久无语,心底那根忽略了的心弦长久难以平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年少时,一直无法领会其中的含义,年少轻狂,向往着自由,憧憬着闯荡,挥霍着时光;慢慢的随着岁月的流淌,年华逝去,人生的道路上经历着坎坷与挫折,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暮然回首,我才感受到一路帮扶、一路叮咛的也是我们最亲、最难以割舍的那就是来自父母无私的爱!
当我们成熟后,有了自己的家室,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呢?又将她们放在了哪里?想想这些数字,20次、80次。多么的空洞于苍白。从我们第一声啼哭、嗷嗷待哺到我们蹒跚着学步、到红领巾映红了我们稚嫩的脸孔、到我们背着行囊闯荡社会,再到我们洞房花烛、喜得麟儿、再后来含饴弄……多少年、多少岁月、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多少?又有谁能记住?而父母都已经将近古稀之年,我们所能给予的竟然只是20次或者80次的会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又能怎么样回报父母呢?这辈子的恩情又让我们情何以堪?
牛有舔犊之情、乌鸦有反哺之恩;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在这些仅剩下的数字里,我们该怎样去做呢?且看古人,袁采说过: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孟轲有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古人如此,今人又如何?时代变迁,使得我们离开了父母,背井离乡在社会上打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让父母安心,让她们的爱得到体现与回报,父母不要我们赚多少多少的钱回家,不要我们能够多么多么的出人头地;只希望我们能够平安、健康、幸福的'生活,多么朴实、善良的父母!
亲爱的朋友们,又是一年春来到,春节就要来临,国人的情结又一次得到体现,回家的热情再次高涨。殊不知,如若此刻我们因为顾及回家团圆,辞去工作或者放弃一些机会而只为了回家的时候,我们的走,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工作任务吃紧,业绩难以完成,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了吗?父母会为我们自豪还是高兴呢?朋友们,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做好手头的工作,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这样才是父母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