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中的回忆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眼前的情景,竟跟我13岁那年在洋口泊儿湾捉蟹时的几乎一样。
那年,我跟父亲到洋口去看望姑妈。姑妈专门煮了些上等的海味给我吃。我最偏爱的是那种姑妈不让多吃的大螃蟹!
那海碗大的、蒸得发黄的大海蟹,揭开盖后,鲜黄鲜黄的蟹黄、嫩白嫩白的蟹肉、腾腾的热气、阵阵的清香——别说吃,就是想起来,也会使人直咽口水。家乡那小山沟里虽然有螃蟹,但那是些什么玩艺呢?瓶盖儿似的!怎能跟这大海蟹相比?当我吃着这香喷喷的螃蟹时,多么想亲手捉几只呀!
姑妈家里没有孩子陪我玩。于是,邻家那哥儿俩——大龙和小龙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那年,大龙15岁,小龙12岁。一次,我们约好去泊儿湾捕蟹。可是第二天,捉弄人的鬼天气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急得简直要哭。姑妈一个劲地说:“鸿儿,咱不去!那儿危险,天又下雨,可不得了!”“我不嘛,我跟大龙哥约好了的!”
父亲让我气得直瞪眼。姑父却拿出他的蓑衣,笑着说:“让他去吧;大龙那孩子干事挺稳当的!”说着就给我穿好了蓑衣。姑妈只得送我出了屋门,又出了大门。一路上,她唠唠叨叨,一句话叮嘱了十遍。大龙哥带着小龙,扛着桨,提着大网桶走过来了。姑妈又嘱咐了他十几遍。
上船了,雨依旧下着。姑父的蓑衣太大了,我穿着摇摇摆摆的,怪不利索的。大龙哥把自己的蓑衣脱下来跟我换,又让我和小龙进舱,他自己驾船。泊儿湾不远,一会儿就到了。我下了船,站在岸边的礁石上,一看:哪有螃蟹?!大龙哥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说:“等会儿潮退完了,蟹子就会上来的。”果然,一会儿潮退完了,露出了一块礁石突兀的地面。哈哈!一大群螃蟹蜂拥而来,乍一看,真有些怕人!大龙哥说:“鸿儿在上面等着,小龙跟我下去,要快捉!雨天的汛儿来的很快!”
我看着他俩轻快地捉着螃蟹,手痒得不行,于是我也下去,伸手向一只大螃蟹抓去......可是,我的手反被它夹住了,疼得喊起来。大龙哥赶紧过来,用手指在螃蟹身上一弹,蟹钳便松开了。我又要抓,大龙哥忙说:“不能这么抓!要拿它的盖子!”他说着,又捉起一只。我照他的样子一试,果然行!一会儿的工夫,也捉了十几只哩!
这时,大龙哥直起身子向远处一望,说:“行了,快上船!”我懵里懵懂,随着上了船。我正盯着网桶里反戈相击的大螃蟹,忽然觉得船身直晃,呀,好险!刚才那片礁石早被汛儿吞没了!我不禁佩服起大龙哥来。回家时,大龙哥非要把螃蟹都归我。“那不行!”我说,“船、桶是你们家的,再说......”
“这是我阿爸说的!他说你是客人,我们没什么给你,送你一些螃蟹吧!你们快回莱芜了,让你姑妈蒸好了带回去!”
几年过去了。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泊儿湾现在成了名闻遐迩的浅海养殖专业乡,还生产了独家产品“鲜蟹罐头”。我想,大龙、小龙哥俩,凭着从小练就的驾船弄潮的本领,这会一定在大显身手了。
窗外,秋雨还在下着。儿时雨还在下着。儿时雨中捉蟹的快乐,是永难忘怀的!
推荐理由
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总避不开半命题型作文,且多以记述文的形式而取得高分。此作文《......的回忆》,是满分作者补出了定语——“小雨中",限定了“回忆”特定的情境。文章题目,“小雨中的回忆”,咋读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促使产生急于阅读下去的欲望。
从文章结构来看,运用倒叙的方法,从眼前窗外的小雨写起,追忆了13岁时在姑妈家,在邻居大龙兄弟带领下在海湾捉蟹的经历。文章开头“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眼前的情景,竟跟我13岁那年在洋口泊儿湾捉蟹时的几乎一样。”开头简练,且引出下文“13岁那年在洋口泊儿湾捉蟹”自然流畅。
文章的记叙的主要部分中,逻辑合理,正是由于“鲜黄鲜黄的蟹黄、嫩白嫩白的蟹肉、腾腾的热气、阵阵的清香”的诱人的美味螃蟹,才有“冒雨抓螃蟹”的执拗;正是由于被大人许可的不易,才有记忆犹新的捉螃蟹的详细过程.........
全文既写了事件的具体经过,又刻画了大龙的稳重、热情、能干。情节完整,条理清楚,人物形象刻划鲜明,语言、表情栩栩如生。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没有蓄意做作、无病呻吟之感。
文章结尾又一次写到窗外的小雨“窗外,秋雨还在下着。儿时雨还在下着。儿时雨中捉蟹的快乐,是永难忘怀的!”。绝妙的是“秋雨还在下着。儿时雨还在下着”连两句并连在一起,既形成比对,又有双关作用。文章首尾呼应,并且点明题旨——儿时雨中捉蟹的快乐永难忘怀。
以上所言的种种,正是我推荐此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