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朗读清华

散文朗读清华

请允许我对“初到清华记”这个短句进行扩写——朱自清初到清华大学记,这样一来,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就都齐全了。相信大多数读者同我一样,关注点全都放在“清华”这两个字上了,可是当我读完全文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重要的并非是那终点,而是起点和过程。

1936年4月18日,朱自清于清华园中写下了这篇《初到清华记》,回忆了他第一次来到清华大学时的场景,纵然已过了十多载时光,但与清华的初次见面,先生却是记忆犹新,景与物、人和事皆描写详细,仿佛此事昨日才发生过似的。

朱自清第一次来到北平这座城市,是在1916年,那时他年仅十八岁,刚刚从扬州中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北大求学的四年时间里,他见过清华的学生,但却从未到过清华。其实这两所学校之间的距离并不算遥远,朱自清之所以会觉得远,大抵是因为一个在城内而另一个则在城外的缘故——他一直在内城待着,倒是很巧去城外。

1925年秋,二十七岁的朱自清离开家乡扬州重返北平,九年前是为了求学,九年后则是为了求职,用今天的话来说,即他是要去清华面试。那时,朱自清借住在一位朋友家中,这位朋友具体是谁,姓名不详,朱自清在文中并未明示。我们只知道他家在朝阳门,曾去过清华一次。于是,朱自清听从这位朋友的建议,打算上午八点动身,雇洋车到西直门换车,十点之前赶到清华。不知为何,次日上午他还是出门晚了,比原定计划晚了一个小时,这大概就是墨菲定律吧,怕什么便来什么,最后他竟真得迟到了。

朱自清所乘坐的洋车就是人力车,北平那个时候街头随处可见洋车、车夫和车行,洋车俨然已经成为了老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洋车,又称“胶皮”,上海人普遍称其为“黄包车”,因其来自于日本,故又称“东洋车”,具体发明者不详。清末民初传入我国,最先出现在上海和天津两地,后来盛行于北平,关于洋车和车夫,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其实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心里不免有点儿急,车夫走的也特别慢似的” ,其实不是车夫走的慢,而是坐车的人心里太着急了。朱自清在西直门换了车,终于到了黄庄,又耐着性子到了海甸,远远地看着西山解闷儿。 “好容易过了红桥,喇嘛庙,渐渐看见两行高柳,像穹门一般” ,这便是西远门了,一路上真是好不漫长,总算是烦了,坐下一看钟,已快十二点了。

文中所提到的“朝阳门”和“西直门”都是老北京内城的古城门,用功有九个,余下七个是: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阜成门,宣武门、崇文门和正阳门。

接下来提到的“黄庄”旧称“皇庄”,意为皇家的庄田,位于海淀镇南部。明代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皇室的皇庄、官庄、太监庄遍于京郊,尽占丰硕之地。北京的皇庄源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始于永乐初年,终于嘉靖初年。“皇庄”虽废,但与之性质相似的官庄一直保存到了明末,并作为地名流传到了清代。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帝制,以“皇”字相称的地名被改用“黄”字代替,“皇庄”也就改称为“黄庄”了。

还有个“海甸”,乃是“海淀”的旧称,亦称“海店”,意思是:近海地区。

一路上并无多少景致,只能远远地看着西山解闷儿,正如朱自清所说:路上没什么看的。

朱自清要去清华见的这个人名字叫做张仲述,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他有一个比较广为人知的名字——张彭春,此人乃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还有一个同胞兄长,名叫张伯苓,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朱自清在张仲述的客厅里看到了一副邓完白的对联,才明白这位张先生同他的一位同学一样,都是书法爱好者,且都是邓完白的粉丝。邓完白是清代书法界的大牛级人物,工四体书,篆隶工夫极深,被认为是自秦李斯、唐李阳冰以来少有的名家,时人对其书法艺术评价极高,称之 “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

赶路花了将近四个小时,但谈话其实只有十来分钟,十二点之后,朱自清起身告辞,原路返回。过了两天,他从环城铁路朝阳门站上车,坐火车第二次来到了清华,这一回是来搬行李的,面试顺利通过,他正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

日子长了,朱自清得着一个诀窍:就是在西直门一上洋车,且别想“到”清华,不想着不想着也就到了。另外,香山汽车上人太多了,总是拥挤不堪,还是尽量不要乘坐的好。还有,海甸那家小饭馆挺不错的,有一回他坐在临街的四方桌边,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和二两白玫瑰,“吃着喝着,也怪有意思”,当时还在桌上写了一手诗——《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彷徨,

羽毛般的飞扬!”

这“五年”指的是1920——1925年间,五年前从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回到南方,在江浙两地的中学里头任教,一直漂泊不定,如今来到清华,总算是稳定下来了,但他却开始强烈地思念起了家乡,因为那里有无可比拟的南国风光,更有他的至亲至爱。

全文总***有五个自然段,最后一段的收尾时,朱自清写到:

当时海甸到清华一路常有穷女人或孩子跟着车要钱,他们除“您修好”等等常用语句外,有时会说“您将来做校长”,这是别处听不见的。

说到校长,就不得不提一句,当时清华的校长是曹云祥,1924年5月至1928年1月任清华学校校长,任职期间,他将清华由一个中等程度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办为一所完全大学,对于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清华之父”。

一般我们写“初到XX记”时是不会在路上花费大量笔墨的,我们总是会将重点描写放在地名上,会提到某地的风景如何,人物如何,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朱自清这篇《初到清华记》却不按常理出牌,因为它的重点并不在“清华”二字,而在“初到”俩字上。第一次去清华的时候是怎么去的,路线如何?路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倘若那时有手机,张先生或许会给迟迟未到的朱自清打电话,问他在哪里?他可能会说:我在路上,在去清华的路上。

朱自清同清华渊源颇深,自1925年进入清华执教开始,一直到1948年去世,他一生活了五十岁,其中有二十三载岁月都是同清华一起走过的,学在北大,任职清华,这便是朱自清,一个清华人平凡又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