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孟郊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下面我们通过《游子吟》来走进孟郊的诗歌。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习,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赏析篇一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游子吟》赏析篇二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所作。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这是一首乐府体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全诗淳朴素淡、情真意切,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鸣,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
次联,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 ?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
尾联,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冰心也在诗里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和真切情意。平和的语言,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运用。它俚语入诗,明白晓畅,着语不多,纯是白描,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那真挚深沉的感情就从平淡的语言中得出。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深。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爱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古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了万千游子的***鸣。
《游子吟》作者介绍: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7] [8]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 ,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 。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
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生活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孟郊其他作品介绍:《罪松》
《蜘蛛讽》
?《赠章仇将军》
《赠剑客李园联句》
《自惜》
《织妇辞》
《赠姚怤别》
《赠建业契公》
《自叹?愁与发相形》
《峥嵘岭》
《赠文应上人(一作赠高僧)》
《赠韩郎中愈》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征妇怨》
《赠万年陆郎中》
《赠道月上人》
《子庆诗》
《折杨柳?杨柳多短枝》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赠城郭道士》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招文士饮》
《赠李观(观初登第)》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烛蛾》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
《赠农人》
赠别崔纯亮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
《赠主人》
《赠黔府王中丞楚》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
《终南山下作》
《赠转运陆中丞》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再下第》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赠郑夫子鲂》
《择友》
《杂曲歌辞?羽林行_朔雪寒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