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箸之源起
“筷箸”出现以前,古代中国人都是用手抓饭吃的。筷子早在战国以前,就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当时称之为“著”。说到筷箸的起源就不得说“纣为象箸”这一典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意思是纣王使用象牙做的筷子,箕子就发出哀叹声。《史记宋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韩非子喻老》说得更为明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饰。以为象箸必不加子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贾谊对此亦进行过评论,说“纣损天下,自箸而始”。王充《论衡;感虚》也说:“传曰‘纣为象箸而箕子泣’,泣之者痛之极也,夫有象箸,必有玉杯;玉杯所盈,象箸所夹,则必龙肝豹胎。”由此可以知道,筷子的使用肯定比这还要早。后来使用筷箸进食还有了一定之规。《礼记?曲礼上》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
二、筷箸之名实
筷子,在古代通称为“箸”。 《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先秦时称“梜”、“箸”,两汉期间“箸”、“筯”、“櫡”三字通用,如《史记;留侯世家》载:“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史记;集解》引张晏语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或曰前世汤武箸明之事,以筹度今时之不若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也记有与箸相关史实,景帝时周亚夫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隋唐时代,“筯”、“箸”两字同时使用,李白《行路难》里有“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杜甫《丽人行》中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的诗句。
翻阅《康熙字典》,只有“箸”,而无“筷”字。那么“筷”一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据明代李豫亨《推蓬寤语》载:“世有误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是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清代陆容《菽园杂记》也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播布为抹布。”《颜氏家训?风操》说:“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但具体情形各异,不一定都用同训来取代。比如这一个“快”,恰恰取相反的意思来代换了。“快”就是对“住”(“箸’)的发动,是用特好的字眼来替代坏字眼。又因为“快”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加上“竹”字头,可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指的是箸。这说明“筷子”一语最迟是出现在明代。
《红楼梦》的大观园之餐桌上既有“四楞象牙镶金筷子”又有“乌木三镶银箸”,这里既称“筷”又称“箸”,说明当时“筷”、“箸”通用。到了民国以后才,才慢慢通用“筷”。至今,无论是象牙箸、银箸,还是竹箸、木箸、塑料箸,闽南人仍都叫“XX箸”,而不叫它“XX筷”。而西南地区不少地方则将筷子称为“筷箸”。
三、筷箸之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工具的不断变革,年代不同,筷箸的质地也不同。战国以前多为牙箸、玉箸;秦汉则为铜箸、铁箸。《汉书王莽传》就有“以铁箸食”的记载。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六朝之际,盛行金丝镶嵌木箸;唐宋则有漆箸、金箸、银箸、犀箸等;明清,筷箸已有单纯的餐具发展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种类较前代为多。
在出土文物中,竹、木质地的筷箸,发现较少,大抵因为其形小易朽、埋于地下较难保存之故,目前所发现的筷箸多为铜质或银质。现知最早的竹筷出土于云梦大坟头一号墓,长29厘米,上方下园,属西汉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