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一般研究者认为,李清照言词的体性和特点谓“别是一家”,词中所表现者,常是比诗更为深婉含蓄的一种情思和境界;孙秋克教授则认为在南渡后,易安词的风格是有变化的。其一生的悲欢离合,与国家时代的变异系于一体,词的境界扩大了,接续了苏轼以来以诗为词的潮流,以至于被誉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也有“效易安体”之作。当然,易安作品的这种变化、这种“压倒须眉”的气势,更多是表现在她的诗作中。如就《史记·项羽本纪》而发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孙秋克教授这样评析:“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失败了的英雄,决不会想到在他身后千余年,有一个以婉约词著称的女词人,在司马迁之后成为他的知音。是的,因为失败,楚霸王招致了太多不公的冷语和讥笑,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气概,理解他的英雄末路?”有趣的是,孙秋克教授有一首词《虞美人·重读〈项羽本纪〉》:“当时数阕惊千纪,回望香销地。楚歌四面费心机,不抵就中一曲叹虞兮。英雄气度今重叩,盖世冲牛斗。壮心无奈素心柔,莫笑悲生末路恨离忧。”也对项羽的英雄末路给予了特立独行的评价。清人沈曾植评李清照曰:“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用此言来评价孙教授的诗词不也很相宜吗!难怪她在《夏日绝句》的评语中说:“这个时代缺失的是什么?在易安看来,就是项羽那种宁可拼却一死,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
总之,读孙秋克教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评,我们常惊叹,她怎么能把易安的诗词理解得如此到位,似乎比易安本人还能参透作品的意蕴,给人的启迪是那样地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