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又称骈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
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骈文的意义:
骈文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对于文学趋美性的攀升,从整体意义而言,骈文对于文章具有美化修饰的作用,同时能增强文章的可接见性。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其穿着衣冠楚楚明显要比其穿着衣衫褴褛更容易被人接纳。尤其是在“表启”一类下陈上的文体当中,这一作用尤为明显。
从单方面而言,如“碑颂”、“檄文”等文体,运用骈文明显要比运用散文更具有气势,尤其是檄文中,骈文的运用对于官府铺张声势的声讨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而“碑颂”体中,骈文的运用可以使丰功伟绩的歌颂更显盛大。至于“书信”、“序赋”体中,骈文的运用相比散文更能突显文采与才华。
而“序赋”体与“碑颂”以及“檄文”体相对比,骈文的风格又大相径庭,前者灵动轻逸,后者刚健沉稳。这是因为前者追求的是笔法的流转,而后者注重的是声势的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