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泰祥,又名高祥,大理国宰相。
在历史上,他比文天祥早死三十多年。可是,两人境遇之相似,性格之刚烈,都前后辉映,如出一辙,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传奇。
惜乎,他们一个僻处大理;另一个,则处于中原,属于王朝正朔。因此,文天祥如长空一轮太阳,映照史册,熠熠生辉。而高泰祥,则淹没在历史的烟海波涛中,鲜有人知。
这是历史的不公。
这,也是对高泰祥的不公。
1
大理王朝立国三百余年,和北、南宋两朝几乎相始终。其中的一灯法师,金大侠说,是大理皇帝。段誉,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名段正誉,可是毫无水分的大理一代国君。
乍一看,大理皇帝好像个个很爷们儿,很牛皮似的,手指一点,让人立马白着眼睛,一命呜呼。
其实,这是金大侠的演义,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
真正的大理皇帝,个个都很娘,属于软柿子,是货真价实的傀儡。印把子,一直攥在宰相高氏家族的手里。史称:“政归段家,权出高氏。”高家人做宰相,掌管权力。段家皇帝,签字画押,一个个成为皮影戏里的傀儡。
好在,高家有个规定,世世代代,只掌权,不废帝。
因为这,高泰祥做了宰相。
他很幸运,是高家嫡系后裔。但是,他又很不幸,出现在那个时代,做了一国宰相。那个时代,蒙古高原上,一支骑兵旋风般兴起,在他们的元首成吉思汗率领下,横扫欧亚,仿佛一个绝世剃头匠,无人敢及锋而试。
这,就是大蒙古军队。
此时,据成吉思汗起兵,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蒙古骑兵,已百炼成钢,剑锋所指,一切爷们儿都如娘子军,屁滚尿流,逃之夭夭。
对高泰祥来说,这还不是最不幸的。
最不幸的是,他逢着的对手,竟然是“允文允武,与其祖可比肩”的忽必烈——另一位蒙古绝世奇才。
大理,在鼙鼓声中,终于走向夕阳晚照。高泰祥,也在烽火硝烟里,终于走向自己最悲壮的时刻。
2
忽必烈亲征前,蒙古出兵,曾与大理正面PK一次,可惜,百胜之兵,鲜遇一败,被大理壮士的刀枪,剁得一头鲜血,撒丫子跑回蒙古高原放牧去了。
忽必烈想,这个大理,还是个石敢当啊。
他当时不是国君,国君是他家大哥蒙哥。于是,他屁颠屁颠跑进宫去,自告奋勇道:老大,兄弟我去,把大理搞掂。
蒙哥喝杯牛奶酒,点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忽必烈就兴颠颠出发了。这次,他带着十万精锐,锣鼓喧天,让人胆寒。蒙古士兵“人上一万,天下无敌”,现在,竟然十万,够大理人喝一壶的。
忽必烈不同于其他蒙古将军,一味凭借快马弯刀,死冲硬打。
这家伙,智商不错。
前一次,蒙古军正面攻打大理,不中,败了回去。现在,他不这么打了,和吐蕃竟然拍膀子喊兄弟,借道用兵,从理塘出发。这招够黑的,跳过真面,从大理背后捅刀子。
大理人做梦也没想到,蒙古人竟然这么损。
他们的精兵,可仍布防在前一次战斗的地方,枕戈待敌。
忽必烈觉得,这招还不够,还没能充分表现出他的智商。于是,又分兵三路,自统中路军,分路进攻,分散大理的战斗力。
最腹黑的是,他不打硬仗,竟然运用闪电战,千里奔袭。
三路大军,从西北高原突然出发,取高屋建瓴之势,分头冲出,如三把长剑,直插大理的软肋。尤其忽必烈,带着中路军,攻下满陀城(今泸定),让士兵扔下粮草,扔下重装备,只差没扔下裤子,然后带着刀子干粮,一人双马,万马奔腾,过了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在这儿,蒙古人无船可渡,徘徊担忧,生怕被大理人包了饺子。忽必烈又一拍脑门儿,想出一法,弃长用短,“乘革囊及栰以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革囊渡江。
《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和郭靖在攻打花拉子模时,想出一法,让蒙古兵以牛皮做伞,空降城内,攻下城池。蒙古战史上,绝无此事,他们也不会组织空降部队。
但是,他们却上演了一曲骑兵抢滩登陆的大片,导演者,是那位大元的忽必烈大帝。
过了金沙江,就是三赕。占据这儿,骑兵两日夜,就可到达大理国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大理国都,也就直接暴露在大蒙古军队的战刀下。
3
在三赕,忽必烈等到其他二军到达,十万部队,牛皮鼓敲得震天,冲向羊苴咩城,开始三面围城。
另一面不是不想围,围不成,是高高的点苍山。
开始,忽必烈不想血战,想招安,派出三个使节。三个使节腆着肚子,大摇大摆进入大理国都,告诉高泰祥,俺们总司令说了,赶快投降,不然,大军一旦攻入,三尺以上的`人,一人一碗刀削面,平均分配,决不食言。
高泰祥嘿嘿一笑,手一挥,喊声:拖出去宰了。
三个使者被拉出去,为他们的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忽必烈呢,还坐在牛皮大帐中,摇头晃脑的,等着大理人打着白旗,送上降书,迎接他进城开联欢会。可是,左等右等,一直不见消息,不由得很受伤地道:“我使不出,计必死矣。”于是,不再等了,牛角号呜呜吹着,指挥三军,发动进攻。
在忽必烈想来,以百胜骑兵,攻打羊苴咩城,还不是举手之劳。可是,他很快发现,骑兵攻城,好看无实用。蒙古高原的骏马,走平地日行千里,爬城墙寸步难行。
城下,蒙古勇士的尸体,层层堆叠,流血盈野。
忽必烈见了,心痛得冒虚汗。
他觉得,不能这么攻了,这是和自己士兵过不去,也和自己的忍受神经过不去。
他绕城细看,眼光突然一亮,想出一法,组织一支敢死队,准备翻越点苍山,给羊苴咩城守军的后背再捅一刀。
当时是十二月,点苍山上,白雪皑皑,犹如玉雕。大理人怎么能想到,蒙古高原的汉子,竟然不要命,敢于翻越点苍山。可是,蒙古人就做到了。这支敢死队,喝罢马奶酒,从点苍山的背面,翻越高耸的雪峰,到了山顶。路上,死伤达到十之八九,代价的沉重,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
当他们出现在点苍山顶时,其中的震撼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原来拼死抵抗的大理士兵,抬头一看,背后出现敌人了,嗷儿一声大叫,扔下刀矛,四散溃逃。因为,城中虚实,竟在蒙古人掌握中。由此可见,被人掌握命门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大理都城,瞬间易手。
大理守城军,一个个举着手,走出城来,做了俘虏。可是,他们的老总高泰祥却不见了。据部下反映,他见情况不好,带着自己的警卫连,已经突围而去,不知去向。
忽必烈骑着马,马蹄得得,进了大理国都,狠狠嘬了一下牙花子。蒙古士兵一见,一个个握着雪亮的刀子,等着开始执行蒙古既定国策的命令:敢于抵抗者,城下之日,立即屠城。
谁知,忽必烈的命令,让他们刹那断电。忽必烈规定,谁杀一人,提头来见。
蒙古兵站在那儿,一个个傻了眼。
第一次,他们放下了刀,停止屠城。
这,也是蒙古屠城的休止符。
忽必烈的高明,就在于此:得民心者,才可得天下。这,是大理的幸运,是历史的幸运,也是他个人的幸运。
4
安抚了羊苴咩城,忽必烈嘿嘿一笑,他还有大事要做——追击高泰祥,追得他兔子不拉屎。他知道,高泰祥是大理的灵魂,这家伙打仗不怎么样,但治国很有几下子,执政以来,“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因此,他在国内很有威望,很有号召力。这人一天不消灭,都有可能会上演一曲惊天大逆转。
于是,他带着十万大军,开始出发。
此时的高泰祥,带着自己的警卫连,一路烟尘一路汗水,逃到统矢城(今姚安),竖起勤王大旗。一时,大理百姓,“武夫义士,桴鼓相应”,不几天,组成一支游击队,锣鼓声声,开始训练。
忽必烈当然不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忽必烈的大军,狗鼻子一样灵,几天后,就赶到此地。高泰祥无路可退,一咬牙,带着自己的游击队冲了出来,和蒙古兵摆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
可惜,他们人马太少了。
更可惜的是,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蒙古人快马弯刀的高尖端武器进攻下,大理游击队头晕眼花,马上做鸟兽散,跑得不见了踪影。这次,高泰祥没有跑,他做了蒙古人的俘虏。被一辆囚车装着,送回羊苴咩城,送回他已亡国家的首都。
这一刻,他泪水盈眶。
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点苍高耸,洱海清澈,可是,故国已在鼙鼓烽烟里,化为历史的一行文字,化作昨日的记忆。
再见了,我的故国。再见了,我的三百年大理王朝。
那一刻,他表面刚强,他的内心一定很疼很疼,如钢锯拉过,连着血带着肉,扯着筋动着骨。
5
忽必烈在羊苴咩城见到了他,两人对视着,良久良久。
忽必烈知道对方的价值,就像三十多年后,抓住南宋宰相文天祥后,知道文天祥的价值一样。
他对两人采取的招降方法,也前后辉映,高度一致。
首先,待遇良好。让他们吃好喝好,沐浴更衣,住在净室里,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以此,让他们心存感激,为后面的劝降做好铺垫。
其次,封官许愿。对于高泰祥,此时的忽必烈,位置还是太弟,不是元首,因此,宰相之类,是无法许诺的,但是当面答应,“欲官之”。而且,从后来封高泰祥儿子的官职来看,给高泰祥的官也不会小,一定是主管一方的大员。
高泰祥拒绝了,冷冷一笑,昂首而立。
三十多年后,忽必烈建立大元,挥兵南下,直捣临安,在伶仃洋上抓住文天祥,拉到大都,也许下诺言,给他宰相的职位。文天祥的做法,和高泰祥的如出一辙,微微一笑,摇头拒绝。
两人身份地位相同,面对国破家亡的慷慨赴死精神,也何其相似乃尔。
两人的死前情景,也惊人地相似。
高泰祥拒绝投降,忽必烈无奈,命令在羊苴咩城的五凤楼前斩之。临死,高泰祥仰天长叹道:“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吾事毕矣。”
多少年后,在泛黄的史册中,读到这些零落的文字,我竟然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我想,高泰祥在走向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定是带着无限的遗憾,无限的不甘走的,他走得辛苦,也走得孤独。
文天祥在死前,站在大都的街道上,遥望临安的时候,大概也有着高泰祥的这种感受吧?他也用一句诗,表达了内心的坚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个为国尽职,一个为国尽心,也是极其相似的。
文天祥死后有传,使得我们今天能够全面了解这位硬骨头的人生。可惜,高泰祥的史料,少之又少,以至于今天,我们对于这个为了大理抛洒一腔心血的人,仍知之甚少,不为无憾。
高泰祥死时,史书记载一件异事,“时白日当午,忽云起雷震”。高泰祥死日,史书一直语焉不详,由此观之,当在夏日。至于史书写此,目的无外为了映衬他的忠烈,大概有感天动地一说。这点,当然牵强,也非高泰祥心中的愿望。他为国殒命,为自己的心而死,在他而言,尽心而已,无须乎别人的赞叹,更无须乎苍天落泪。
他死后,忽必烈十分敬佩,告诉身边的人:“忠臣也,礼葬之。”
文天祥死后,忽必烈也有此说,甚至派人护送他的尸体回家。
高泰祥和文天祥,名近相同,性格相似。在历史深处,他们算是两座碑,两座民族精神的碑。后世,这样的碑很不少,如四行仓库,如台儿庄,如长城内外,莫不如是。
英灵不灭,精神是可以薪火相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