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细节,就是一份真情,一缕温馨,一种感动……有时候触动人心灵、影响人一生的,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什么惊世之举,而仅仅是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朵花开……往事回味,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感受着那份真情,心存着那份感动!
——题记
吾爱吾村
吾村乃一小镇也,无名无誉,全国地图不见之,全省地图亦不见之。一日,忽于县市地图见其名号,吾欣且喜!“凭信”两字映入眼帘,浑身即如触电一般,父老乡亲之面庞亦现眼前……
吾爱吾村,首爱其地理历史。
南北通三华里,东西伸二华里,长方形布于一浅低盆地。中间笔直街道,吾呼之“大街”,连通南北。“大街”之北,一小路通于积水沟,吾少时之乐园也,往往畅游其间,时至今日,舒心之事常现眼前焉;又一村中小道由此东西而去,吾呼之“北道”,东接凭北四组之芦苇壕,西接凭北七、八组之芦苇荡。街市中部,又一东西街道贯穿,吾呼之“中街”,由此分吾村曰“凭南”“凭北”,其两端咸通于野。“大街”之南,一小庄稍稍措东而南去,连于昔日父辈所修之排碱沟,亦吾少时之趣地也,畅游于此,信可乐也。又一小道由“大街”之南东西而去,吾呼之“南道”,东通于野,西去八华里大道连于渭清公路,去城之所由也。村之北稍高出于街镇,沿“北道”西折而北去,成一小自然村,乡民呼之曰“北庄”;东折而北,又成一小自然村,两村民小组之人杂居于此,因其新成,乡民呼之曰“新庄”。
北道、南道、大街,好似汉字之三道横划,大街又恰似一粗粗竖划,处于西北角之“北庄”则恰如一点,于是乎,一个巨大的“玉”字写在了吾村之上。虽说吾村不似江南小镇之秀丽,然这“玉”字该是天公所赐,不然,怎会有如此之奇事?乡民中传说,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遣一兵卒送书,经由吾村,并与之曰:“凭汝之信,往送此书,事可成也!”于是吾村有名号矣。我不信此事,然其人之品如玉,尚可追也。吾村道路之布局交接,概其人所经之迹也。乡民秉承其品,绵延至今,玉成之事多矣。时至廿一世纪,吾村发展扩大,又于东西外围各写一竖划,于是乎,一大大的“国”字书就,乡民纯朴爱国之心,怀于中而表于地,令人惊且喜矣!
吾爱吾村,次爱其敦厚民风。
人世风云变换,坎坷艰辛历遍,乡民之敦厚朴实,未尝因此而堕也。祖父辈,筚路蓝缕,兢兢业业,家园因之昌盛,事业由此发达。曾听祖母言祖父之事,为盖九间大瓦房,购上等松木,漂渭河,堕渭水,生死之间也。吾祖父虽掷色子,邀马吊(明代时传下来的一种类似于扑克牌之游戏),耍钱,然其创业之艰难、守家之艰辛,常记于祖母之心,未尝忘也。其和睦于邻里,友爱于他人者,有口皆碑也。
不独吾祖如是焉,一街两行之祖辈,皆如是也。中街十字口附近之刘铁匠、王铁匠,吾印象颇深矣!一柄大铁锤,溅火星以四射,舞诚信于两肩。斯人音容宛在,力大无穷者,其矫健之臂膀;斯人懿德长存,传于后人者,其睦邻之蔼色。其后辈,吾之同窗,今于其祖遗留之庄基,矗立二层楼也。于是卖家电,售煤气,生意红火如其祖,人气旺盛超乎前;又置酒店于其下,常揽客入,待如宾,视之亲,食其饿,退其乏,杯酒入喉,则醇香溢在鼻翼,精神振于一时。
吾爱吾村,三爱其与时俱进。
七十年代,大街泥泞不堪,乡民戏曰:“雨天大街走,泥水遍地流。”如今,柏油马路宽阔,街市门店整齐,住房全砌瓷片,室内一皆装潢。改革风吹九州,吾村貌有百变。一街两行,店铺林立:中药铺、西药铺、家具城,如雨后春笋;理发店、成衣店、照相馆,似花开新瓣;商贾云集,街市兴旺,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叫卖之声盈于耳,讨价之音上于天。一派繁华景象,两相悬殊画图。
昔日走路靠腿,今日出门凭车;以往种地用双手,如今耘田凭机轮。摩托车,下地一溜烟,穿街一股风;三轮车,农忙好帮手,农闲生意经;播种机,子种备办好,麦苗自成行;收割机,夏秋本地跑,冬春外地忙。
经济繁荣,生活如意。只见:老头信步街市,大娘趁闲扎堆,壮者经营生意,少年学业称奇。农事应时而作,苦中有乐;店门四季常开,笑里含诚;小伙穿着笔挺,潇洒英俊;姑娘打扮入时,窈窕婀娜;手机随时打,消息灵通畅达;网络经常开,情思悠长豪迈。这正是:生活如意年年好,日子随心步步高!天佑吾村,镇绕祥云;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经济作物开新花,大棚西瓜助发达;春雨润心田,瓜苗露笑颜。愿随春风鼓心浪,富裕路上诉衷肠。与时俱进的村民,准备大干巧干,为自己,为孩子,为生活,为那美好的前程!
吾爱吾村,诉不完的火热心房;吾爱吾村,道不尽的无限希望!
给父亲过生日
早上八时我才起床,洗漱完毕,取了妻子早已经在饭庄联系好的大盘鸡,我们一家三口便奔驰在回家的路上,给父亲过生日。
这是我给父亲第一次过生日,我和妻子好好做了商量。儿子也作了充分的准备,给爷爷画了一张画,虽说那不算上什么画,但也是孙子对爷爷的一片心意!
回到家里,父亲还正在忙着拾掇三轮呢。父亲钻在三轮车下面,艰难地进行着他的“工作”,我心里一疼,但我又不会父亲手中的活儿,再说我也怕脏。跟他老人家打了招呼,我、妻、儿子就进了二门。母亲正在做饭,妻在回家之前已经给母亲打了电话,让母亲给我们做上饭。进了二门,妻立即跟母亲一起做起饭来,没一会儿早饭就做好了。可是父亲手里的活计还没有结束,我们一家三口和母亲等了一会儿,我问父亲:“什么时候能毕?该吃饭了。”父亲说:“你几个先吃,别等我,谁知道啥时候才能毕哩!”
吃完早饭,我觉得困乏不堪,便和衣而卧。谁知这一躺竟是两个小时,起来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还未出房子门,我就听见父亲洗漱的声音,他还说:“好几天没有一个人来拾掇车,偏偏今天一大早就来了……”我听出来了,父亲也想过个消消停停的生日呀!然而店门难开,人家来了还能撵人家走?生活里太多无奈!打发了顾客,我们一家人这才开始为父亲“祝寿”,这么简朴的吃食,怎么能算是“祝寿”呢?还是叫做“过生日”吧!
妻和母亲端好了菜肴,我是乙肝携带者,不能碰厨具。想给父亲斟好酒也做不到,真令人悲怆!我正这样想着,父亲已拿出了酒瓶儿,还是过年时那瓶没有喝完的劣质酒,但我还是看出来了,父亲今天很高兴,我给他过个简朴的生日,他也很满意。儿子这时候拿出了给爷爷画的那幅蹩脚的画,父亲慢慢地打开,仔细地看了看,嘴角流露出满意的微笑。接着,妻给父亲斟了一杯酒,大大方方地说了一句:“祝大天天快乐!”父亲接过妻手中的酒杯,高高兴兴地饮了。我没有立即给父亲斟酒,我知道父亲不胜酒力。过了会儿,我才斟酒一小杯,递给父亲,本想说句祝贺的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简简单单地对父亲说:“大,你喝!”父亲接了我的酒,也很高兴地饮了。
席间,父亲流露着满意的微笑,但是没有多少激动地语言,只是那么高兴地吃着喝着。我很惊讶于父亲今天这么耐心的举动,搁在平日,父亲早已经大发脾气了,那个修三轮的人也非得挨上他一顿臭骂不可的。六十岁了,人生的大半部分光阴已经在歇斯底里中度过,而我却越来越觉得父亲比以前温情脉脉起来,再也不见他高葫芦大嗓子的嚷嚷了,再也不见他在饭桌上大发脾气了,再也不见他动不动就给母亲大发雷霆了。这个歇斯底里的人怎么了?我在不解,我在困惑。我不知道父亲看了我给他的特殊生日礼物《父亲六十》一文后,是怎么一个感觉?我想问问他老人家,可总是欲言又止。
我们父子之间就是这么默默无语地传达着相互之间的关爱,父亲理解我的孝心,我也深深地理解父亲对我的期望。他老人家曾经给邻里百舍说过:“人家算卦的说,跟上我满满会享福的!”现在我没有给他老人家的晚年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我感到万分惭愧,可父亲已经这么满足了。
是呀,父亲之于我们儿辈的太多太多,而要求与我们的只是这么一点点儿。
迟到的感动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暨第二十五届教师节庆祝大会”。我第一次正式以领导身份坐在主席台上,为我的同事们颁奖,并在这一过程里感受着别样的心灵悸动。
大会是在两次行政会的讨论下,在校团委书记吴涛同志的精心策划组织下进行的,会议紧凑而有序,规范而庄重。同学们比往日懂事多了,看到有渭南电视台前来录像,都表现得很不错;领导和同志们也在这种规范有序的会议秩序下,个个庄重严肃,礼节有加,鞠躬行礼,没有一个人落下一个环节。从同学们群体献词,到宣布枯燥的获奖名单,从互相尊重的颁奖仪式,到学生、教师代表热情洋溢的发言,从团委书记持重有度的主持,到李校长语重心长的讲话,每一个环节都显示了大会规格之高、形式之新、组织之严,同学、老师秩序井然的表现就是明证!
这样的会议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收效就如此明显,真让人意想不到。尽管这次大会的策划讨论我事先都参与了,但还是让我收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动。看来,学校教育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细节,在过程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做一番精心的策划。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感动!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连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虽说会前我已经知道了各项进程,可还是在现场的感人气氛中,差点儿就掉下了眼泪。
在团委书记吴涛同志宣布“大会进行第二项?向老师鲜花”之后,135名学生,手捧鲜花,持重地、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教师队伍,当同学们把捧在手中的鲜花庄严地献给每一个老师的时候,音乐响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深情的旋律,仿佛渲染了这一平平常常的礼节,师生间因为这种未曾有过的庆贺形式,形成了互相都不能相信的感动,同学们鞠躬鲜花,老师们热情还礼,主席台上各位领导也呼唤着:“面向同学们!面向同学们!”,可老师们回过头就背朝着献花的同学,不回过头吧,又背对着全体同学,真是难坏了他们。一束束鲜花,带着芬芳,带着真诚,带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愫,把师生间真纯的爱戴与尊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花儿的芬芳,和着深情的旋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霎时间形成了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磁场》……
在这磁场中,我情感的磁极,被牢牢地吸引着,颤动着,指向了那个最强烈的感动点——神圣的'师德。再看看主席台下,我的学生就在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行列,还有新分配来的我的学生,他们都已经为人师了,这使我不由得回想起走上三尺讲台以来的点点滴滴……
我打过的第一个学生苏俊峰,我打了他之后,他还微微地笑着,对我说:“老师,每个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我都是第一个挨打的!”这是我第一次打学生,虽说是我模仿魏巍笔下的蔡云芝先生打学生的,但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感到万分惭愧。而这个同学苏俊峰,十几年后碰见我时,还是那么真诚的呼喊着我,礼让着我。
几年前,我曾经狠狠打了一个学生,打了之后,我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有理。家长寻到学校,要求我道歉,虽说现在的团委书记吴涛同志当时做班主任,为我维护了脸面,没有让我在学生面前丢脸,可现在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我深深地感到内疚。是的,我们做老师是要批评学生,但若不是出于神圣的爱,一切都可能变味儿。吴涛同志是维护了我的脸面,可事实上我的脸面早已经在手掌抡出去的时候,也被无情地抡出去了。尽管如此,这个学生现在见到我还是那样毕恭毕敬,我为他这样宽容地对待一个老师的污点而感到万分羞愧。
当然了,十六载春种秋收,十六载粉末飘舞,我还有培育英才的感动故事。忘不了党震同学,我为他上大学贷过一千元款,去他家家访过多次;忘不了04级2班田晓娟,为了让她安心学习,我曾经多次调解她父母的矛盾;忘不了04级2班的王萍同学,我曾经用摩托车载着她回家,体验她没人关爱的孤独;还有袁锦旗同学,吴振同学,何东亮同学……他们回家的路上都有我骑自行车、摩托车家访时留下的车辙。
我还曾经在真情氤氲的情感磁场中,写下一首首为教育奉献青春的豪迈诗章。《粉笔赋》中,我为做教师的崇高与奉献而感慨万分,我神圣而激动地写到:“白体不盈尺,描曲身更直。黑白分晓日,君魂归去时。”左耳突聋后,我曾经豪迈地为04级2班同学勉励道:“三尺讲台添岁月,人生无悔慨然过。我虽左耳突聋客,愿捧明星撒满河。”记得带05级2班(即理补二班)时,我为勉励学子,仿宋代贤相李纲的绝句写下一首表达奉献情怀的七言绝句《题理补二班主题班会》:“植桃种李忘春秋,苦辣酸甜在心头。但得桃飘与李舞,不辞羸病溉清流。”
思绪翻飞,踌躇满志与满腔愧悔,在我的胸腔里翻腾着。但无论怎样,此时此刻,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感动,感动得我泪水满眶,眼泪不停地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转,我强忍着,怕被同学们笑话了去。还好,泪水终于被我理智的思维牵住了,没有让我丢景。
看着眼前这动人的场面,我伸出手掌,两掌相对,为可爱的学生,也为自己,轻轻地鼓掌,细细地品味感受着,品味为人师的幸福,感受为人师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