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苏东坡的真迹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渡海帖》等。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苏轼的书法形态主要体现在:字体向右倾斜,结字扁平,线条肥厚,看起来肉乎乎的,有一种富态之美和大气之美。善于用文字和笔法捕捉自己的情感态势,让情感、内容和气势完全统一起来,人为地制造起伏跌宕的气韵之美,这是苏轼书法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存世墨迹中年代最早的是台北故宫收藏的作于治平二年(1065年)的宝月贴,当时苏东坡才30岁,尚未形成“石压蛤蟆”的风格。其最晚的墨迹是《江上帖》,是现存苏轼书法的最后一件作品,书于他临终前三个月,即建中靖国元年(1011年),时年66岁。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的书法自成一格,跟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居于“宋四家”之首。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