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1932年的中国,正处在国家存亡的十万危急时刻,大地烽火连天,民生满目疮痍,东北三省已经沦陷在日寇铁骑之下,上海淞沪会战惨烈收场,中国军队不断溃败,国民党开始了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
此时,一个留学海外的35岁年青学者,正在潜心治学,埋头著述,他“想来想去,决定来和你谈美。”因为这个年青人觉得,中国社会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
所以他要洗刷人心、寻求人生的美化,于是提笔写下了谈美诸篇文章,娓娓道来对美的看法,对生活、理想、青年成长的看法,也就此奠定了他作为一代中国美学泰斗的地位。
这个年轻人就是朱光潜。此时的他可能还未曾意识到,两年后的他回到祖国后,不仅将亲历这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斗争,同时,一场思想界的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的激烈交锋,也在他的笔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而这场斗争带来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现代美学宣告诞生。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朱光潜老先生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如同黑暗天空中的那颗最亮的星。
86年前,那个年青人在《谈美》序中,预言般地写下了这样的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86年后,再次重读朱光潜的四部著作(《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美书简》),让我们有机会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重温这部美学经典。
(一)
内心有美,才会看见世界的美
朱光潜老先生在书中说,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
现实中很多人感受不不到美,是内心被太多的杂物遮蔽。看看现在的一些社会新闻,司机因生气驾公交车坠江一车人淹亡,小区遛狗不牵绳路人指责反被殴打,能够感到虽然因为小事,但人心被戾气充斥,心胸被琐事塞满,蝇营狗苟之间造成悲剧不断发生。
仁者见山,智者见水。曹操面对一片汪洋大海,随口吟诵出千古名篇《观沧海》。因为心中有一统天下之大志,文化有通古博今的修养,不仅让他能看到海,看到石,还能看到日月之行、星汉灿烂,看到整个世界的美。
其实,爱美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天性。但是,天性之花也需要不断给予呵护,适时浇水灌溉,不断维护和培养,才能让这朵天性之花茁壮成长,盛放自己的明艳,照亮世界的美好。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忙于什么事务,都不要忘了听听音乐,阅读名著,欣赏绘画雕塑,心中印上美的意象,经常感受美的熏陶,自然就会少些浊念。
或许,美在你抬眼之间,已入驻你内心深处。
(二)
生活的艺术,在于诗意的栖息。
朱光潜老先生说过,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
我们可能不是写诗的人,但我们应该去学会欣赏诗的美好,而事实上,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
人生本来就是一首又一首风格迥异的诗篇。但就像诗歌也有好坏之分,人生的诗篇也有美和不够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也感到日复一日的生活枯燥乏味,每天遇到的人和事了无生趣,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读不懂生活这首诗。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随着我们对诗意的追寻,眼界才会逐渐放大,才会觉得人生更有意义,人生世相才会愈发显得丰富华严。
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首诗,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三)
美之无用,正是它最大的价值
朱光潜老先生历经时代浮沉和血火考验,深深感慨道:在几千年或是几万年以后看现在纷纷扰扰的“帝国主义”、“反帝国主义”、“主席”、“代表”、“电影明星”之类对于人有什么意义?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美真正不朽。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每天忙碌着,去追赶上班的班车,去完成业绩考核指标,去网上抢单打折的衣服,却总是忘了去寻找美。
从表面上看,美可能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一首诗歌、一副图画、一件雕刻、一首音乐等,不能帮我们挣钱,不能填饱肚子,甚至还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可总有一些人,还在不懈地追寻着美,不断地创造着美。
因为人类在物质方面,和动物区别不大,永远受自然的限制,是自然的奴隶;而在精神层面,人类却能够完全超脱自然的束缚,创造欣赏艺术之美,成为自然的主宰。
多受些美感教育,就是多学会如何从自然限制中解放出来,由奴隶变成上帝,充分地感觉人的尊严。
所以,美是事物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感受。
身处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所谓的知识精英、人生导师们,都在贩卖着焦虑,催促你奔跑,却少有睿智敦厚的大师,能给我们温情道来什么是真、善、美。感谢我们遇到了朱光潜老先生,遇到这部《美在从容生活间》的书。
最后,还是忍不住再次分享一下,朱光潜老先生在1932年谈美的文章结尾处,给我们讲的这个阿尔卑斯山路牌的故事。
在欧洲最美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区的道路上,立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
“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