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人名在文章中初次出现时是连名带姓的,但如果在前面曾提到过,之后文中提到这个人,一般都省略姓,只提到名字,例如前文出现“张三”,后文中再提到“张三”就只说“三”,如前文“张三乃京城人士”,后文“后数年,三病故”;
还有就是“曰”“语”等表示“说、告诉”等意思的文字前,一般是人名,“语”后面也带宾语,可能是人名;按主谓宾来分的话,谓语前可能带人名,但省略句中主语会被忽略;
另外就是,古人的名字和现代人差异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比较生僻的姓、或者今天看来挺古怪的名字,好像唐朝一个大臣叫“来俊臣”,我的同学练习文言断句时曾试过有人分成“。。。来 / 俊臣。。。”,还有墨子的一个弟子名叫“禽滑厘”的,孔子的弟子有人叫“宰我”,这些比较特别的名字需要读的时候多留心,如果是唐宋之后的散文,人名大概会正常一些,比较好分辨,在高中阶段,试题上遇到的大多数都是唐宋散文,人名还是比较容易认出来的,先秦时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那就要细心一点了,或者可以读一下相关的古文书籍,熟悉一下人名的出现形式。
PS:“公”、“某”或者“官职”前带姓的都是指人,如“罗公”、“谢某”、“阎都督”都是指人。
文言词语一般句子构成就是主谓宾(小心省略句),文言词语分实词、虚词。实词是有实际意义,可翻译的;虚词,是作为助词、介词或连词的;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韩愈),其中“之、矣”是虚词,“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的;“矣”是句末语气词,一般不译。句子翻译“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实词一般不用太纠结,需要重视的是虚词的使用,同一个虚词,可能有两三种甚至更多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具体用法和语感要自己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