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超急,大家帮帮忙,读报有感 50分求解,在线等

超急,大家帮帮忙,读报有感 50分求解,在线等

读报有感二则

1.宋人苏轼

宋人苏轼在惠州有一段贬谪生涯。

他是个文化人,以才子风流、词人潇洒的行为事迹,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意味,食之如橄。贬谪,不等于少了风花雪月。正可谓:一路贬谪,一路情色。这要让龙吟先生(写《智圣东方朔》的)之类今人,羡慕垂涎至死。

苏轼在惠州,与女子王朝云有一段恋情。这事到了清代,有一个九十二岁的道人,仿佛执意要在寂灭之前,把自己咀嚼风流韵事的感受告诉世人。他不甘心少年时的幻想、青年时的憧憬、壮年时的破灭……就这么无声无息了。老道人为王朝云写联,曰: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联中使人看到佛理,《金刚经》有诵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联是写王朝云、写苏轼的吗?是写自己的经历吗?是写世人吗?我看都是。

唉,这联就流传下来了,竟也生存了几百年了,今人又把他刊在报纸上。整一个版的情色世界!

人生,情色,总教人幻想、憧憬、破灭,从起点走到终点。 (写于2003.05.29)

2.梅艳芳逝世

早晨上网,已见网上称梅艳芳病情恶化,于凌晨2:50去世。晚读《深圳晚报》,见这张报纸上一条报道标题用的引语,是对仗式的,有挽联的效果。这联是:

梅影横斜歌后归时环佩冷

艳压群芳巨星去后凤楼寒

我是梅艳芳的欣赏者,冒称是她的影迷和歌迷。施亦佛马上问:你说是她的影迷,那你知道她的第一部电影成名作是什么?我自然答不出来。

上联中虽有两个“后”字,但在古汉语中“去后”的“后”应为“后”。这是两个不同的字,不算作联要避忌的重字问题。这个嵌名对联合符联法,允称佳作。

信佛的梅艳芳生前说过不少的人生感言,如:“人生始终是苦,什么位置也会受苦。没钱的时候固然苦,有钱的时候同样有烦恼。”“寂寞虽然还是常常来找我,但是我当它是老朋友,一切都习惯了。”“做人这么多苦恼,我这一生又甜酸苦辣都试过了。下一生,我宁愿只当一只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至少没试过。”这些话真是哀艳凄绝。

报上还有一个标题这样写:“烛剪西窗梅残东阁,情怀旧雨泪洒凄凉”,也是好挽联,颇有深沉的人生体验;它在无穷的意味中营造了悲剧的氛围,产生了隽永的意境。

当一个这般得光彩照人的女人,本身又长着一副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外貌,她竟然悟出的“始终是苦”,她说下一生要当“小鸟”,等等;也使我有了巨大的悲哀——怎地这世界就没有宽大无垠的臂膀和纯净无瑕的心灵,容下和留下这哀艳凄绝的绝唱!

毕竟是绝唱!

据报道,梅艳芳在走前要好友们来送自己一程,能来的都来了。所以她安详地走了。

那在人世间,还有许多的哀艳凄绝的绝唱呢?

默默的来了,默默的走了。

佛说:如是我闻。

我们一起唱念:阿弥陀佛。

(写于2003-12-30晚)

附记: 31日的《晶报?综艺》“特别报道”登了六版文章,有两则文字说是引自梅艳芳的作品的文字,在她香消玉陨后,读后我能从中真切玩味出哀艳凄绝的心灵深处: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欢欣总短暂未再返,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夕阳之歌》)

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颠倒众,吹灰不费。收你做我 的迷,得我艳与天齐……银河艳星,单人匹马,胜过漫天烟花。(《芳华绝代》)

但也许是梅艳芳唱的歌词,编辑引出算作是他们对梅艳芳艺术人生的一种诠释。该报也有好标题。它是用“梅艳芳”三字来发挥的:

梅谢了,谁伴地老天荒

艳未尽,最忆身影百变

芳依旧,正叹风骤雨疏

记得12月30号在知道梅艳芳逝世的消息后,我即向旷昕提出建议:要立即与香港出版社联络出版有关梅艳芳的图书。看来,此举不仅能使我们获得商机;也能使我们真切地纪念这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写于2004年1月1日)

再记:关于梅艳芳的各路消息,我读后深感自己没有谬赏了这个女子。在梅艳芳传奇的一生中,也曾男欢女爱,陷于情色迷离之中。但她始终要想当一个圆满成功的女人,一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却不能如愿。又有报纸的好标题是这样写的:

人间爱梅

天妒艳芳

上苍不能眷顾所有名男人、名女人,的是造化转形之功。所有默默不名的人士,你们知道了吧?你们可以为不名而自安了吧?有太多的时候,无名是福。在公祭梅艳芳的日子里,我们为有名而哀;不仅仅是梅艳芳。据报纸称:那英、满文军等明星演员,在雍和宫祭奠梅艳芳,是假祭奠之名,行炒作彼辈之实。此亦有名之哀。

然而,我欣赏爱重的梅艳芳,以四十春秋耗能殆尽,浓缩了人生百年的精华,必将光彩熠熠,也照耀百年。

我在写成《文轩苑一绝》后,于傍晚忽为文中写红梅一段灵光陡现。文中是这样写:

依稀红光一豆于丛枝中闪现,一如惹眼宝珠,邀人近观。我徐行而心意荡:何物独自妖娆艳丽如此?望向苍穹,飘雨仍是无声;回眸远山,白云稀散如帛。四处寂阒,渺无人影。风夹道而起,催我前趋。少顷,果见梅株十数丛,枝密匝百千,惟花开一朵。原来此间邂逅者,红梅也。红梅老友,似为我开,俏然枝头,遥相招也。我轻揖之,梅友频点,如诉相见之欢。

当时文轩院中漫步,的确有红梅一朵在道旁迎迓。莫非是梅艳芳以梅相示?梅艳芳是哪里人?难道从化么?无论是与不是,文轩苑的是她可以盘桓小憩的地方。如此,《文轩苑一绝》当择时焚纸一烧,祭献天人艳芳!(写于2004-1-1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