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个成语。成语解释: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注释: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
出自《三国志·魏志·明帝睿传》裴松之注引的《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译文:诸葛亮已经多次派遣使者交书,又送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以此激怒宣王。
示例:
1、天生丽质是你的招牌,干净利落是你的特色;巾帼不让须眉是你的性格;光彩照人的你魅力四射;祝你三八妇女节,永远快乐!
2、而在登顶于山戚公祠时,同样,她们也迸发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情:“此地曾寒倭寇胆,异邦犹震戚公名,八年战绩承余烈,祠宇巍巍抵百城。
扩展资料:
梁红玉出生在淮安,从小习文练武。当金兵侵犯到淮河流域时,为避兵祸,随母亲到镇江,与当时作为下级军官的韩世忠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婚后,在梁红玉辅佐下,韩世忠屡立战功,升官至浙西制置使。
公元1130年上半年,金兀术率领10万大军,沿着大运河来到镇江,企图通过镇江北撤,当时43岁的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率领8000水军守卫镇江。金兀术率领的500多艘战船,黑压压的一片来到江面。梁红玉在金山顶上看得清楚,猛然击起战鼓。
一通战鼓,韩世忠立即指挥水军,扯帆驶出鲇鱼套的芦苇荡,迎战金军。二通战鼓,韩世忠佯装失利,且战且退,转眼间隐进了茫茫芦荡。
金兀术以为他们与以前遇到的宋军一样,贪生怕死,不堪一击。于是急令紧紧追赶,一路追进了埋伏圈。对金兵的举动,梁红玉在金山顶上看得一清二楚,随即挥舞令旗,擂响了第三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