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为什么长江五虎安庆混得最差

为什么长江五虎安庆混得最差

辉煌

安徽在历史上和江苏曾经属于同一个省——江南省,江南省是当时全国的赋税重地,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也是全国中举最多的地方,有天下英才半数出江南一说。

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大又太富了,为了稳固统治,清朝顺治年间,把江南省一分为二,东边的一半叫江苏,名字来源于江宁(南京)和苏州的首字,安徽省来源于安庆和徽州(如今的黄山)的首字。

混得最差的长江五虎

安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的交通枢纽,还是南京的西大门,如果沿着长江攻打南京,安庆是必经之路。

安庆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安庆有和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座城市并称长江五虎。

和其他四虎比,安庆如今是最差的了。

安庆花亭湖风景区

得名

安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今天的安庆地区就存在着皖国(今潜山)、桐国(今桐城)、宗国(今枞阳)等三个小诸侯国。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

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古代历史

秦汉时设立郡县。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同安郡,郡城一直设在今潜山县。

唐朝时,同安郡曾两度改为舒州,一度改为盛唐郡。

到北宋初年,称为舒州同安郡,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改为舒州德庆军(注:军,宋朝时一种地方行政单位)。

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因广东的康州改名为德庆府,德庆军与之同名,遂取过去的“同安”郡和当时的“德庆”军名称中的尾字,改称舒州安庆军(可见“安庆”是个组合式地名),同时也寓意“平安吉庆”。

安庆之名自此始。

南宋淳熙十七年(1185年),皇太孙、平阳郡王赵扩出任安庆军节度使,庆元元年(1195年),赵扩即皇位是为宋宁宗,因舒州是他的潜邸之一,于是升舒州格为安庆府(安庆军建制未变),府城仍设在怀宁县(即今潜山县城)。

从此,安庆府完全代替了舒州。

安庆府设立后,因金兵、蒙古兵南侵,多次迁治。

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安庆府及附郭县怀宁县迁往皖口(今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后迁回旧治;

端平三年(1236年)迁往贵池县罗刹洲,又移驻贵池县杨槎洲(注:均位于今池州市贵池区境内);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迁驻宜城渡(在今安庆市城区),并筑安庆城。

安庆城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安庆府改为安庆路(注:路,宋元时一种地方行政单位)。

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恢复安庆府,至清朝沿用不改。

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分省”设立安徽省(注:“安徽省”乃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而得名),寄治南京。

安庆为安徽省著名都会。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府(今南京市)移治安庆府,安庆自此长期为安徽省省城。

近代变迁

清咸丰十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设安庆道(注:道,民国初年的一种地方行政单位)。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设立安庆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省 *** 因战火迁出安庆。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二十六年(1938),安庆作为安徽省省会凡178年,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

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

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桐城派是清朝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也被称为桐城古文派,)。

桐城六尺巷

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

黄梅戏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 *** 、“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

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