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有一读书人敛聚尽家中所的物品约有一千几百文钱用来买书,把书带着进京。到达中途,遇到一个同样的读书人,拿着他的书目看了看,喜爱他的书却因为自己贫穷,不能获得。家中有几十个古铜器,拿来卖了买书。
买书的有雅癖喜爱收集古器,一看到古器很是高兴,于是就说:“不要卖了,我把这些书赐予你,估计一下价钱,两个人交换它们。就这样,买书的用尽随带的书,换取了几十个铜器,急忙返回他的家中去了。
原文:
有一士人尽掊其家所有约百余千鬻书,将以入京。至中途,遇一士人,取书目阅之,爱其书而贫,不能得。家有数古铜器,将以货之。而鬻书者雅有好古器之癖,一见喜甚,乃曰:“毋庸货也,我将与汝估其直而两易之。”于是尽以随行之书换数十铜器,亟返其家。
出自清代佚名的《道山清话》。
扩展资料
《道山清话》为清代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
读书人和藏书家藏书,除了购和抄二法之外,就是换书,而且换的方式多样,以物换书最为常见。
1、以皮衣换书
朱自清在《买书》一文中说:他在北大哲学系毕业的那年,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他只是一个穷学生,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当了十四元钱。
父亲给他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拿去当的时候,他也踌躇了一下,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着将来准赎出来就是了。他说:“想不到竟不能赎出来,这是直到现在翻那本字典时常引为遗憾的。”
2、以头发换书
《元史·陈祐传》载,元朝陈佑其母张氏贤慧有淑德,被尊为贤妇。陈家贫困,张氏刻苦耐劳,含辛茹苦,悉心养育天佑,因无钱购书,张氏常剪发换书,供儿研读。
3、以家财、田产换书
清叶昌炽《藏书纪事略》记载明代官至刑部尚书以诗文名于世的王世贞时说,当年王世贞遇到书商出版宋刻《两汉书》,欣喜异常。然因一时无足够现金而又得书心切,惟恐如此好书为他人所得,竟与书贾商定以自己的一座山庄换取这部秘刻。
此事曾轰动一时,后虽处境困窘,身居茅屋,王世贞却以为物有所值,因为他认为自己虽然藏有《周易》、《礼经》、《毛诗》、《左传》等宋刻善本三千多卷,但都不及这部《两汉书》精美。
有传说,清代“通儒”焦循,父母早亡,家极贫,又遇饥荒,以致负债累累,一家人常以山薯充饥。尽管处境艰难,但仍有志于学、求知若渴,宁愿忍受饥寒,也要以田去换书。那时他家里仅有几十亩田地,被横行乡里的豪绅看中强买了去,只给十几两银子作为代价。
卖田那天,有个书商知道焦循爱书如命,卖了田手中有银子,正是高价出售的好机会。于是就向焦循兜售起想读的书来,一部《通志堂经解》竞索价三十两银子。果然,焦循见到这部书就爱不释手。可是卖田所得的银子仅够半数,于是同妻子商量,把妻子的金首饰拿去卖了,也只凑了二十七两,又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买下这部书。
吃晚饭时,夫妇俩高兴地一面喝着麦屑粥,一面欣赏用几十亩良田和首饰换来的《通志堂经解》,竞得意地相视而笑了。在别人看来,焦循夫妇无疑于大傻瓜,可他们自己却好像得到了无价之宝,喜不自禁。
百度百科--道山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