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是郁达夫在他写的《故都的秋》中。
《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是他在1934年8月17日创作的散文,有1500余字。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达到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理,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扩展资料: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
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部分节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其他文学代表作还有:《怀鲁迅》《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