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午后,拜读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这篇文章收录在散文集《人间草木》中。
我喜欢汪先生的散文。他的文字朴素,干净,亲切,耐读。读汪先生的散文,心境自然平和,安详,闲适,如饮一杯香茗,似赏一株兰花,香气扑面而来。这不同于读故事,会随着情节的波动或喜或忧;也不像读悬疑小说,来一场头脑风暴;与读励志书籍一目十行更迥然不同,汪先生的散文需要慢慢品味。
品读名家散文,首先了解文章结构。《昆明的雨》,不足两千字,主要结构不复杂,从给朋友一幅昆明的画,想到昆明的雨,昆明的仙人掌、菌菇、杨梅和昆明的花。但作者不单单描写昆明雨的特点,把更多笔墨倾注在倒挂在门上的仙人掌、多种食用菌、独特的杨梅和奇特的缅桂花。散文的结尾,由雨想到乡愁,但没有过多表达心中的愁绪,只是详细描述了雨中小酒店院子的木香花,最后以一首诗和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收尾。从字面上看,文章似乎很平淡。但是,仔细赏读,其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句子。
首先,那倒挂的仙人掌,无根无土,仍然能开花,而且长得浓绿肥大,这不仅说明昆明的雨水丰沛,也表明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汪先生不仅喜欢昆明的雨、昆明的菌子花草,也喜欢这座城市的普通人。作者提到鸡枞时,穿插了有乘客从火车上跳下来捡鸡枞的趣事;提到雨季的火炭梅时,细致描写了卖杨梅的苗族女孩;谈论缅桂花时,不忘记端着盘子送花的女房东;甚至酒店门口单脚站立在檐下的鸡,汪先生都写得那么细致生动……
汪先生对昆明雨中的植物、人物,还有动物,都不厌其烦地娓娓道来。饱蘸笔墨的文字,正如昆明丰沛的雨水,无不体现了作家对昆明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汪先生表达情感往往不露声色,不会恣意渲染,有时仅仅一笔带过。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暗流涌动。在描写昆明的雨时,“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仅仅一句,让人感觉昆明的雨好似明媚的春日,让人愉悦舒畅,而不是潮湿,阴冷,令人感觉不适。
在文章结尾,作家提到乡愁时,插了一句: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 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不是昆明人,为何有乡愁呢?这篇散文写于1984年,而四十五年前,即1939年,为躲避战乱,汪曾祺辗转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文学系。毕业后,汪先生在昆明在一所中学当教师,1946年回到上海。汪先生在昆明生活了七年,而且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昆明也可称为汪的第二个故乡。
所以,昆明的雨也象征一种乡愁,一种深深的留恋之情。虽然他直言,“我想念昆明的雨”,其实不仅如此,他所想念的是在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想念的是昆明的求学生涯,想念的是这座城市留下的青春记忆。“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的诗句中,“雨沉沉”是沉沉的心,湿润的情,永远忘不了的踏雪无痕。
把雨比喻成乡愁的,不能不提诗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昆明的雨只是一座城市的雨,而余光中的冷雨,涉及的范围太广了,江南的春雨,打荷的秋雨,台湾的山雨,城市的雨,乡村的雨,古代的雨,现代的雨,少年的雨,中年的雨……那滴滴冷雨,倾盆冷雨,酣畅淋漓,说不尽的思乡恋土情怀。
如果说《听听那冷雨》是浩瀚的大海,《昆明的雨》则是涓涓细流,两者各有千秋。《听听那冷雨》,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 我愿徜徉在昆明的雨中,沿着汪先生的心路历程,悠然欣赏波澜不惊的山间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