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籍是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先祖是满族镶白旗,随皇太极进京后,在朝廷为官。曾经听我的四爷刘连达讲,他们以前住在绒线胡同,1958年,国家建设人民大会堂,我的爷爷奶奶和我的四爷就举家搬到了永外李村。我的四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带着我和表弟到天桥、大栅栏、珠市口和天安门广场玩儿,还到珠市口喝豆汁儿。老人家还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老北京的奇闻轶事。我打小儿就喜欢老北京,喜欢老北京人,喜欢老北京的文化,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书籍有介绍老北京的,我都爱听爱看。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在《挚友》杂志上看到了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先生的中篇小说连载《玉碗》,以后又读到了他创作的《老根人家》等带有京味儿的作品。
2008年,我在新浪开通了博客,先后又结识了许多老北京文化的传播者和京味儿作家,刘辉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笔名儿是文军,我习惯称呼他文军大哥。他曾经为我写的《怀念舅爷谭世英》《谭门传人谭世英和谭少英》赋诗,品读他的诗歌,不难看出他喜欢京剧并颇有研究。他写的.博文,大部分都是介绍老北京文化,讲述老北京故事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天,文军大哥打来电话,说要来我家串门儿,并询问了我家的具体地址,这让我欣喜若狂。今天上午,文军大哥夫妇来到了我家,给我带来了他的著作《老北京那些事儿②》。这本儿书***五部分,分别是儿时玩趣,食之旧事,那时风俗,旧京行当,胡同生活,42篇文章的标题也都是四个字。不论是玩物、饮食、风俗、行当、胡同儿,都配有彩图和诗歌,文、图、诗歌彼此辉映,构成了一幅幅老北京的水墨画,这样的创作令人耳目一新,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文军大哥告诉我,书中的插图,都是凭他的记忆和口述,由著名新钢笔画画家王永潮画的,每张图都要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了为止。
文军大哥的头上并没有这个“家”那个“者”的光环,但是,他却千方百计搜寻老北京的记忆,用浸满真情与真诚的笔把它们记录下来,陆续出版发行了两部《老北京那些事儿》。在文集中,文军大哥采用了妙趣横生的京韵京味儿语言,讲述了老北京独具特色的趣事闲闻,风土民情,胡同儿人家的衣食住行玩,喜怒哀乐忧,酸甜苦辣咸,老北京人的老理儿等。每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叙述详实,并巧妙地配有文、图、诗,给人真正的图文并茂的感觉,就像一幅幅回放的珍贵历史镜头,把人们带入了时光的隧道。
拜读那一篇篇老北京的故事,感觉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那么刻骨铭心。书中描述的,有自己曾经经历和见到过的,但更多的还是我的爷爷和他的几位兄弟们曾经对我讲述过的。轻轻翻开这本儿书,仿佛是在翻阅富含老北京文化底蕴的画卷。
这让我明明白白看到了他那颗赤诚的心,那从心灵深处喷涌出来的讴歌老北京文化的激情。他所描写的那些事儿看似都微不足道,但是,正是这些不起眼儿的事儿铸就了老北京文化,托起了厚重的历史名城。由衷地敬佩像文军大哥那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并延续了老北京文化的人,正是他们用笔墨讲述了老北京的故事,传承了老北京的文化,成为老北京文化圣殿的基石。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满族人开的八旗京味楼,点了老北京人喜欢的豆汁儿、麻豆腐、炸灌肠儿……,席间,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老北京文化这一话题,文军大哥告诉我,他还要陆续出版《老北京那些事儿》续集。
在历史的演进中,老北京的很多民俗风情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而消失了,过去已经成为了古老,今天也将渐行渐远,成为新的古老。这就需要更多的人不断纪录和传承老北京文化。正如文军大哥在送给我的书中写下的“***同书写老北京,记录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