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闲时翻书君
我们常常讲做事做人都要适度,那么做到什么程度才叫适度呢?答案是:不要不做;也不要做过头。
“半山看风景”的心境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它让人领悟要想好好体验自己的人生,就必须把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来做,任何一者的欠缺都可能使人陷入“遗憾未做”和“过犹不及”的被动。
第一件事情是:目标,行动。
如果只留在平原上感慨山的挺拔巍峨,又如何能领略到上一层的风景呢?
所以人生要有一个目标,要有一座想要攀登的山,要有想看看不同境界风景的冲动。
登山的困难在于体力与时间的付出,其回报又是抽象的“赏心悦目”。正如人生目标的缥缈,关键是:付出了也未必有回报。
但做和不做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在于收获。有心想事成的结果固然是很好的,但假设最终缺一些运气,做的事情没有成功,那是不是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至少不用白花时间。
这个顾虑只发生在我们犹豫的那一刻。虽然人总是会后悔,但后悔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之间又有些许的区别。
没有开始的后悔,是想象之中的后悔,比如说:后悔没有早点做互联网,要不然的话,也许也能做出个“阿里巴巴”。
这种后悔属于人类天生的攀比和固执,习惯忽略过程,但善于幻想结果。
而做了没成的后悔,属于爱迪生找灯丝材料时说的那句话:“我只是发现了几百种不能成功的方法”。
我们不是爱迪生,没有他那种过人的精力,不太可能对一件事情尝试太多次,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也没必要在一堵墙面前撞破头。
所以爱迪生成功了,但我相信即使是爱迪生也有不得不承认失败的事情,正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失败的后悔,属于一次实实在在的经验,它不是虚幻的。
正如尼采的意思:朋友,到半山去。
半山,半山,意味着人生的很多事情,其实都不会如原定的目标那样完美,但至少也可以走到一半,于是我们就看这一半的人生风景。
如果说第一件事情讲的是“开始”,那么毫无疑问,第二件事情得说说“终止”。
“行百里者,半九十。”
正如登山这个事,越是往上,因为体力的不断消耗,就是越是困难,意志力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学习做事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做事有两个困:一个难在开始,另一个难在坚持。
这里说的坚持,就是指要达成最终的目标,需要付出的意志力。如同要登上山的高峰,不吃苦头是不可能的。
但尼采告诫人们,没有必要登到山顶,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是指不要苛求结果。我们也未必要发明灯泡,照亮世界,赚全世界的钱,你说对吧。
二是要有看风景的心情。
能不能达成最终的目标,一看目标定得有多高;二看能力有多强;三看运气配不配合。
但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能用看沿途风景的心情去体验自己经历的事情,结果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就好比相约登山,如果大家把目标设定在今天一定要登顶。爬到半山忽然下雨了,因为没有能实现今天定下的目标,这趟出行是不是就败兴而归,毫无所得了呢?
这就是看风景的心情的最佳诠释。
人生的风雨时有发生,总是与人不期而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失败的时候,如同身在半山,却不得不返回时的心情。
雨是同样的雨,山是同样的山,人也是同样的人,不同的只是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
世界的美,是我们自己的定义的。严格说起来,平原有平原的随和,山顶也有山顶的豪迈。
只不过,人在这个世上是不可能事事顺心的。也许我们心中期望登顶的豪迈,但却困于日常琐事,无法动身赴心灵之旅。
这个时候,不妨就将平原当作自己的半山,去看周围的景色。
一切都在于人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