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读碑》,我们读懂了什么?

《读碑》,我们读懂了什么?

《读碑》是当代作家刘成章的一篇记叙性散文,文章主要通过记叙自己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分量的沉重和中国人民为中国的胜利所付出代价的巨大,从而掀开了中国革命悲壮历史的一角,让我们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这是一篇极富悲壮深沉情感的散文!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对于“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的纪念碑,作者是犹如“河水中的一块石头”般驻足瞻仰,这时革命英雄的高大形象已在作者脑海中浮现,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崇敬之情;对于碑上的题词、碑文、浮雕,作者是“细细地读”、“细心地看”,这是作者用一颗虔诚而敬仰的心在回顾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在想象英雄们勇猛威武的形象,在领会烈士们英雄无畏的精神。 这样的“读”,作者读懂了吗?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作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然而作者却说自己没有读懂,我们从后来的读碑历程中找到了答案。作者后来去了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残破、孤单的碑身,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而碑身上“像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又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历史的那份凝重!作者终于懂得了,纪念碑不是用水泥做成的,它是用千千万万的血肉之躯筑成的,那上面的每一个名字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笔画都是一个凄美、悲壮的故事。如果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性体验,再理性的思考都是无法掂量出这种牺牲的分量的。于是,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理性认识开始上升到了强烈的情感上的认同,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壮感油然而生! 这样的“读”,作者读懂了吗?作者仍“不敢说”! 今天,对我们的孩子而言,无论是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似乎都只是一个离他们很遥远的“石碑”而已;而那些为了缔造我们幸福生活而牺牲了的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和那段峥嵘的岁月,也似乎只是一段很遥远的“传说”而已。在作者一再声称自己没有读懂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却能很无畏地对我说“我已经读懂了!”,不然,何以在作者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能说是在“观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华丽外貌”呢? 人民英雄纪念碑之所以万人瞩目,是因为它的“华丽的外貌”——我们的孩子在这样认为!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知识性错误,这也不仅仅只是一个认识肤浅的问题,我们应该更深入地看到我们的孩子在某方面的缺失!是知识,是情感,还是对过去历史认识的缺失?我不得而知…… 真不愿我们的孩子在某一天到了天安门广场,“摔了一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然后揉揉眼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