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竹影》丰子恺文言文翻译
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
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
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 *** 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是口里的热气吧?”“是头上的汗水在那里蒸发吧?”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
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
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
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 “管夫人是谁?”“她是一位善于画竹的女画家。她的丈夫名叫赵子昂,是一位善于画马的男画家。
他们是元朝人,是中国很有名的两大夫妻画家。”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
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
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
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
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
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
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夜渐深了,华明就告辞。“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
但希望大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
2. 《做父亲》丰子恺《做父亲》丰子恺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材料为《做父亲》(丰子恺),系散文作品。
设4小题,总分值为16分。 第11题(4分)考查考生揣摩人物的情感。
试题为: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答案如:第二段(高兴、惊喜等)第四段(渴望、祈求等)第六段(不舍) 第12题(4分)考核考生对语句在文本里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题为:孩子与小鸡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6段作答。 答案如:①没挑担者的无情;②自己家里贫穷。
第13题(4分)考查体味景物描写句在语言情境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与作用。“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
试题为: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答案如:①温情、充满生机;②进行对比,突出挑担者的无情,孩子们的无奈。 第14题(4分)考查结合选文内容对生活态度情感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试题为: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张?简述理由。
答案如:不应该,因为孩子还小,很单纯,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果说下去,会误导孩子,颠倒是非。
3. 《杨柳》丰子恺阅读答案是什么万紫千红才是春——《杨柳》读后感
我从来不会写什么读后感的,记得以前小学是老师让写读后感,我就本着大篇幅的文章原句,再概括文章中心之类的模式写的。这次丰子恺的《杨柳》是我们寒假作业中的一篇文章,读完后真地想说些什么了,于是便诞生了这篇文章。
读完这篇文章啊,我心中只有两个字:气愤。你看看你看看,要赞美杨柳就好好地赞美吧,干什么贬低其他植物的形象啊?说什么:“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甚至下面的根已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看了这些话,怎能不令我气愤呢?
每个人都对事物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在这里,我要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植物本来就不代表着什么的,可是人们偏偏让植物去代表自己强加给它们的意义。比如都说牡丹乃是富贵之花,我问你们,牡丹怎么富贵了?难道就是因为它的花达而艳丽?说牡丹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难道观赏不是用处吗。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事物分类,而分类的标准呢,无外乎对自己有用或者没用。凭什么,凭什么一个事物存在就一定要对你们有用,你们是谁啊。
没错,杨柳可以提供木材,为人类所利用。可怜的杨柳啊,我相信提供木材并不是它们生存的意义。植物也是有生命有感觉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它们也想在这里多生活一些日子啊,有谁愿意风华正茂之时被人砍去作房屋呢?
每一种植物都有它们特殊的形态特点,花木蒸蒸日上,是因为它们爱阳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就算是喜阴的植物,也不能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健康成长的。它们努力向上发展,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阳光。而一株植物就是一个整体,又怎么能把它们分开单独讨论。
至于文章结尾部分所说春天应是“柳条春”,其他植物的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既然这样,那么春天就只要杨柳好了,其他植物都不要发芽、开花了,反正只有杨柳能象征春的神意,我想真是那样的话,你一定无聊的要死吧。放眼望去,除了杨柳就是杨柳,除了绿色和棕色,其他的颜色是没有的。什么,蜜蜂?你在开什么玩笑啊,没有色彩艳丽的花朵,哪里会有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影子呢,蜂蜜就更别想了。
春天应该是充满了生机的季节,当春风吹拂大地,五彩缤纷的花朵竞相开放,泥土混着花的香气迎面扑来,植物们拼命向上生长,泥土里的根系也更深更发达了。蜜蜂忙忙的开始了新的工作,鸟儿在枝头快活的歌唱,这才是真正的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4. 白鹅 丰子恺 阅读答案白鹅(节选)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想着:“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盗贼)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评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量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
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为了避免抗战时期住在荒村的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采。养鸽,养鹅。
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它有那么_______ 的身体,那么_______的颜色,那么_______的叫声,那么_______的态度,那么_______的脾气,和那么_______的行为。
在这荒凉_______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中,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戎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1.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中的第①句比第②句好?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我亲自抱了这雪白大鸟回家。
②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鹅回家。( ) (2)①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②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高歌。( )(3)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②鹅的步调慢条斯理,懒洋洋的。( ) (4)①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②白鹅是吃冷饭的。( ) a.第②句的意思与情境不符。
b.第②句与作者对白鹅的感情相悖。 c.第①句能表达喜爱的感情。
d.第①句能表示亲切的感情。 .2.第二段,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什么?答: 3.第二、四段划线句中的“简直”和“竞”可以体会到哪些深刻含义?答: 4.作者怎样看待鹅“终归是狂妄的”?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认为呢? 答: 5.将“雄伟、高傲、可笑、雪白、轩昂、庞大”填人第四段的空白处。
6.文章最后说“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找出文中与之照应的句子。 答: 白鹅1.(1)c (2)a (3)b (4)d 2.对比的写作手法。
用狗的叫声来表现势利小人的性格。鹅的叫声体现了正直、凛然的君子形象。
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鹅。 3.“简直”二字体现了鹅不让人的坚决态度:既不犹豫,也无商量的余地——就是不让!“竟”字表现了作者意外的惊喜:没有想到鹅竟如此勇敢无畏,真是“狂妄”,天真得可爱。
这两个词是作者对鹅的喜爱、赞赏之情的自然流露。 4.傲慢而狂妄,“被捉”也在所不惜,表现了鹅的勇敢和坦诚。
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5.庞大雪白 雄伟 轩昂 高傲 可笑 6.“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有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