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饥饿
“文革”那段荒唐岁月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对四十岁以下青年人可能都没什么印象,我出生于“文革”开始不久对那段历史有一些斑驳的,碎片般的记忆,有时会不自觉闪现在脑海里,刹那间回到过去。那段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却是和我的童年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回忆起来那段岁月还带着童年的气息,有金黄色的阳光,有洁净的空气,有瓦蓝的天空,有如棉絮般缓缓飘过的白去……还有许多许多纯朴,善良,忍辱负重的老乡。
那时的我,每到放假后,便无所事事,时常在夏日的午后,躺在一个背阴的、废弃的猪圈顶上,仰望蓝天,看着净洁的天空中不时飘过朵朵的云彩。那些不时变幻出各种各样形状的云朵给我的童年带来无尽的遐想。那云朵有时如千军万马,有时如空中花园,有的如人的面孔,有的如远航的帆船,有的如骆驼商队……。不断交替,时隐时现。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我躺在那如同在看一个奇妙的万花筒,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那时,我会跟着大人上山砍柴,当时觉得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大概十岁那年,一个刚放暑假的夏天,我象大人一样把柴刀插进刀鞘,把刀鞘绑在腰上,带上斗笠,穿上草鞋,挑上土箕和小伙伴们上山砍柴。也就是那次我第一次体会什么是饥饿的感觉。砍柴的地点在夏茂镇往水头村路上约一半的一个村小组林场,约七、八公里左右。这条路的路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那里的山上种了很多的杉树,树深林密,树林里会落下许多的杉树枝,时间久后,树枝变干,呈现通红的颜色,但叶子是针状,极易伤到手指,捡起来时要小心翼翼,有时还得戴上手套。那次,我的左邻右舍孩子有七、八个,由邻居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带着去砍柴。这位姐姐我记得她叫金蓉。她长得有点壮实,个头也较高,很会干活,是个很懂事的一个女孩子。令人伤感的是,她在我上大学那年因严重中耳炎去世了,死时才三十岁,也没结婚。一路上我们边玩边走,叽叽喳喳,很热闹。我们走了近二小时来到砍柴地点。大家分头钻进山里,各自为阵捡拾落地变红的杉树枝。这些杉树枝有的太长要用刀把树枝砍成断,装入大土箕。压实装牢的工作就只能靠金蓉帮忙了,她是砍柴的老手。她会帮我把杉树枝压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挑的过程中抖漏出来。之后,她再装自己捡拾的杉树枝,每次她总是殿后,跟在我后面,其实,我父母亲也没特别提醒她要照顾我,但她却自发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她看出我年纪小,砍柴活干得少的缘故。松枝捡好后已过了中午。金蓉一吆喝,大家就挑起担子回家了。这时我感到整个人有些轻飘,脚有些沉,手臂有点重,尤其是感觉肚子象有一只手在那儿抓。一路下山,摇摇晃晃,担子跳到山下,已是汗流满身。山脚有一眼泉水,大家早已趴在那地方喝起水来。我一口气把肚子灌了个饱,感觉那“手”才没再抓。身子也好象有了些力气。挑起担来继续走,似乎又有了力气。但走不远又感觉腿沉了起来,走走停停。金蓉时常也停下来,等我,好不容易走到一个休息的风雨亭子,心情大悦,扔下担了,先躲进去休息再说。亭子,阴凉,又有些潮湿,特别凉爽,现在想起来如同进了空调房。进来才知道这里已有很多人在这里休息。这时,肚子又感到那只“手”在抓,而且抓得更有力了,心稍有些慌。亭子旁也有个泉眼,我学着大家样子又趴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水一喝人一阵清爽,但和山下喝得水比起来,身上力气并没增加多少,只感到人舒服些。“走了,走了”金蓉又在起来催促大家,“家里人在等我们吃饭呢”。我这时好不容易支起身子,硬着头皮,挑起担子往前挪,这时才感到肩上担子特别沉,那杉树枝象是被水浸过似的,走起路来我有些重心不稳。好在快到公路,离家也越来越近,心情也陡然好了起来。肚子的“手”也没象刚才抓得那么厉害了。上到公路大家又休息了一会,就这样我挑着这担杉树枝到了我家巷口。迎面,见到了我爸爸,象是见到救星。这时,我爸爸的朋友路过,对我爸爸说,“这是你孩子?这么小就会懂得砍柴了,不错,不错”。而我爸爸会笑着边和路过的人打招呼,边说:“这挑杉枝还不够烫一碗面条呢”。我爸爸接过我的担子,我感到一种千斤重担卸去后所特有的轻松,跟在他的后面慢慢走走。他问:“肚子空吗?”我说:“不知道,好象肚子里象有只“手”在抓,一直抓得难受,然后就全身没什么力气,软软的”。我爸爸说 “笨贼(夏茂话,傻的可爱的意思),那就是肚子空,你肚子很饿才会这样!”。
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家里的饭我觉得是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