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于世,不仅因为拥有至今依然沿用已经几千年的汉字,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唯一不曾中断演进而继续广泛使用的文字,维系中国和全世界华人文化传承和普遍联系,而且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上千首辑录而成的古代中国最优美的诗篇。到了春秋时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这些诗歌进行了整理,选编了三百首,这就是后来成书的诗经。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部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诗歌创作,当人类开始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时,原始的诗歌创作就已经萌发了。即使当时没有文字,有些和民族历史密切相关的史诗还是一代一代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这在古希腊和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学史上都有现成的例子。
按照以往历代的解释,最初对古代中国诗歌的官方搜集,是为统治者也就是天子了解民情进行的调查。汉书艺文志和食货志里有专门描述: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诗经里就有这样的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相对稳定时,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以达到统治阶级有效统治管理和便利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这和当今信息大爆炸各种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已经决然不同了,但只是搜集整理和传递信息的手段,效益规模和速度的技术性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变化,使管理的信息收集和决策制定实施产生很大不同。至于诗歌创作作为一种独特形式,一种载体,反映个人或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功用,表达情感愿望的心理过程和形成机制和以前还是一样的,这是人类生活现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人在痛苦时会呻吟,快乐时会欢笑,即兴赋诗,手舞足蹈歌唱。
古代的尚书里也是这样解释的,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古人认为,诗者持也。持,就是把持,就是控制,就是有所不为;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所谓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也就是说,诗歌不是哭喊,也不是狂笑,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犹如人云律诗是戴着脚镣的舞蹈。王安石字说云,诗左边是言,右边是寺庙的寺,所谓法度森严也。这是引伸的说法。
三千年前的诗歌美学观点解释几千年前的文学现象,和二十一世纪的解释大同小异。因为诗歌的讽诵功能,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是一种过去的说法。但是,以往论者解释官方收集民歌和民遥,只是强调下情不上通,天下所苦,天子不知;政教失流,风俗陵夷。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种历代沿袭的站在统治管理者的解释未尝不可,但是诗歌曲赋和音乐舞蹈都是艺术作品,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欣赏过程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和消遣,和宋代苏轼的荔枝赋描写的对唐代宫中贡物献进性质过程是类似的,绫罗绸缎如此,琴棋书画如此,亭台楼阁如此,如云美女如此,到了晚清宫中的昆曲京剧甚至相声也是如此。古今中外以血缘关系世袭的君主制,多数情况是愚蠢腐败,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民间疾苦?所以就有王朝世系更迭的变化。在封建时代,寄望天纵英明君主的出现和买彩券中奖的数学概率相同,在欧洲各王室近亲通婚的情况下,血友病低能儿频出,只能出现路易十六这样的国王,他说,老百姓没有做饭的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关于诗歌的欣赏和流传,以前的学者在通论十三国风时说,盖凡文章一道,美斯爱,爱斯传,乃天之常理,故有作者,即有传者。但世近则人多诵习,世远则渐就淹没,其国崇尚文学而鲜忌讳,则传者多,反是则传者少。不然两汉六朝唐宋以来,并无采风太史,何以期诗亦传于后世也?
到了孔夫子的年代,可见的诗篇据闻至少三千首。多乎哉?不多也。西周时,诸侯千八百国,诗经国风八九不离十,孔子删除了大部分,编辑精选三百零五首,是为诗经。这一说法,始自司马迁,但朱熹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孔子不曾删去,只是刊定而已。
根据呢?没有根据,仅仅是学者的臆测。要知道后人在几万首唐诗中选辑三百首唐诗和古文观止收集选定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是一样的,为的是欣赏和教学的方便。孔子弟子三千,述而不作,教书需要编选教材,而春秋战国时代是没有纸张的,抄写在竹片上是一件费事费时携带运载不方便的事情,对学富五车的孔子亦然,只能举一反三了。
第一首,关关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爱情诗,果然如此。诗歌的存在首先是由于爱情的存在。向往见到和结识心中爱慕的妩媚女孩,怦然心动,朝思暮想,见到河中洲上的一对对俎鸠鸟儿。触景生情,自然联想到美丽淑女是佳偶。淑,是善良的意思,善属道德范畴,自古以来,都把品德即人品放在第一位,因而美的最高境界是以善良为基础的。这和好是一个意思,好由女和子构成,是美好的意思,又同时是对品质的确认。诗歌里凝思痴想意为着追求理想状态,美丽女子在文学作品中必然是贤慧善良的,犹如现代民歌所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一定是秀外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