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读书】琦君散文集《母亲的菩提树》关于写作的启迪

【读书】琦君散文集《母亲的菩提树》关于写作的启迪

台湾作家琦君的《母亲的菩提树》这本书,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品,选录了琦君20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的散文,被誉为“最美的家庭教育书”“最真的母女***读书”“华文世界最温暖的一支笔,名作家琦君感人热泪之作”。

这本书由著名作家林海音作序《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讲述了俩人因文结缘,相亲相惜的经历。这个序名也源自琦君对自己写作风格的诠释,出自《牡丹亭》“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却三春好处无人见。”

这本书按内容分三部分,分别是“童稚情怀”回忆童年经历,“文人与书生”谈读书写作感悟和“此生春常满”讲述求学的故事。

认识琦君是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春酒》一文,文中通过喝会酒等场面描写,展现了家乡独特的风俗,特别是对母亲的赞美和爱,文笔细腻,感情真挚,一些细节描写尤其精彩,如“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还有“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通过这本书,对琦君有了更多了解,原来她本名叫潘希珍,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49年赴台,在司法部门任职26年,并任大学教授,后定居美国。

琦君的父亲是儒将,常年在外,后又娶一美女后妈,琦君自小与母亲一起生活,受外公呵护备至,家庭条件很好,家中有管家仆人等,但父爱的严厉和缺失,母亲的善良宽容和忧郁,后母的冷漠等经历叠加,特别是聪明至极的哥哥被父亲带去北京,不幸于13岁病逝,让琦君自小心思细腻,多愁善感,也为她日后的写作储备了丰富的材料。

正如林海音的序中说的“自然”,琦君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她的散文大多回忆童年往事、家庭变迁、人生履痕,善于在回忆中提取细节,包含着世间的真善美。

琦君认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应当本着文学良知,多多写人性善良面、光明面的文章,期能力挽狂澜,化社会的戾气为祥和。当然,她也承认,社会上的确存在丑恶和惨剧,也可以写,但目的是唤起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要引人深思而不是叫人绝望。落笔之际要怀着热诚与善意,不故意渲染,也不为了表现而哗众取宠。

琦君早年师从夏承焘先生,得到诲谕颇多,其中关于写作的也有很多。

夏先生“文章要以心写,不要只用脑写。从心里写出来的,才见真性情。用脑子写出来的,只偏重文字技巧。与其文胜质宁可质胜文。”让琦君明白只要是从心里留下出来的文章。必然能引起人的***鸣。琦君一生都在追求一个“诚”字,就是真挚的感情,正确的思想。寓情于事,寓理于情,坚持写至情至性的好文章。

夏先生还说:一个有自信心的作者,必须也是一个虚心的作者。作者爱惜自己的文章,读者爱惜别人的文章。能爱别人的文章,自己的胸襟就会开阔,文章的境界也随之提升。强调了写作的灵感是读别人文章读出来的。也就是“年来书外有功夫。”这里提到鉴赏与创作两者相互激发是不可分的,有了高水准的鉴赏力,自然会激发满腔创作热诚。这和俞平伯先生的“能鉴赏就能创作,因为你已经同作者的心灵相通,和他在一个水准上啊。”的观点一致。

琦君回忆自己40年来的写作,她没有放下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写作是一分旨趣,放弃会感到空虚。二是希望写作鞭策自己日新又新,至少是心灵与思维保持敏感清醒。他在书中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获益的书籍。特别推崇古代散文,如《左传》《史记》《战国策》《通鉴》认为他们是最好的历史、传记文学也是散文的最高准则。建议写作者从古典文学的宝藏中慢慢的培植起深厚的根基,然后或同时涉猎西方名著与文学理论。也就是说一个虔诚从事写作的人,要静下心多读书,读寂寞的好书。

琦君概括了写文章的四条准则。一是文章所含的情要真,情真语挚,是天下至文。二是文字要精,就是字斟句酌,以恰当之字表达心意,但并不是矫揉造作的词胜于情。三是风格要新,就是不随人脚跟、学人言语。四是写作的心情要轻。就是不要抱太重的得失之心。文章发表了,获得赞誉自是欣慰,受到批评或冷落也不要灰心,毁誉都是一份磨练。

琦君一生经历丰富,却始终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是因为她牢记恩师的两句诗“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任吹衣。”在复杂的社会中,始终着朴素的一袭青衫,在长风中益见其飘然之致。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温暖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