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下面是我整理的《过秦论》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ng)肴函(xi?o) 合从(z?ng)翟景(zh?i)将数百之众(ji?ng)镞(z?)笞(chī) 膏腴(y?) 万乘势之(sh?ng)召滑(sh?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 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 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 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 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 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 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四、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五、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⑶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 ?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 ?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肴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 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 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 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⑺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