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背影》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删除?北外教授给的理由是什么?

《背影》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删除?北外教授给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重视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其中父亲对于我们而言其价值更是影响一生。为了能从小培养青少年孝顺父母的思想,课本里也安排了很多关于亲情的课文,其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很多人从小就学习过的一篇文章,文章中父亲亲自给朱自清买橘子的场景更是感动了不少人。然而却有教授建议将《背影》从初中教材给删除掉,并且他也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看法与理由。

教授建议教材删除《背影》

如果说母亲是温暖的日光,那么父亲就是可靠的大山,虽然他有时候不懂得表现自己的爱,但是总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流露出对孩子的关怀。

朱自清的《背影》中写了一个父亲怕孩子在路上会饿着于是笨重的翻过铁路为他买橘子的故事。

本来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在北外副教授丁启阵看来是教坏青少年,并建议中学课本里删除朱自清的《背影》。网友们也都莫名其妙,而丁启阵教授却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理由。

第一,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的形象不够高大,文章在描述朱自清父亲给他买橘子的情形时写的是朱自清父亲步履蹒跚的走到铁道旁,身材肥胖并穿着一套肥大的马褂,在翻月台时笨拙且费力。

丁启阵指出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就是榜样,他的形象应该是高大勇猛,而不是朱自清所写的肥胖笨拙,这样有损孩子心中对父亲的正面形象。

第二就是《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就是无病呻吟,且一点实用价值没有还十分虚假。因为父亲给孩子买橘子本来就很常见,朱自清反而用很生动感人的语言去描述,让人觉得矫情造作,就是在无病呻吟。

此外朱自清从小就和父亲关系不好,自从在北大毕业后宁愿辗转多地也不愿意回家就是与父亲关系不好,而且他的父亲还纳妾这是朱自清无法接受的,所以朱自清在《背影》中写父亲这段太过于虚假。

删除的最大理由只因为一个动作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丁启阵还觉得最应该删除《背影》的理由就是文中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他翻月台过铁轨的行为在当时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危险,火车可能也无法正常行驶,严重破坏交通秩序。

如果让青少年学习这种文章可能会树立错误的认知,认为翻月台、穿铁路的做法是合理的。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更应该删除《背影》。此外丁启阵还觉得在近代文学家里朱自清的散文水准并不是最高的,与其让这种漏洞百出的文章入选教材,还不如换成其他大师的散文更合适。

针对丁启阵这三点理由,不少人都觉得这是荒谬至极,丝毫没有价值。对于第一个理由,丁启阵认为朱自清笔下父亲形象不够高大,结合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乱世,所有人都为了生活奔波,又怎么会顾及自己的形象。

而且朱自清家境以前比较好,后来落寞后他父亲更是为了养活一家人付出太多心血,有了生活的重担背影又怎么高大的起来。相比较于现在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更具有时代特色,更接地气,难不成朱自清为了写父爱还要塑造一个背影高大的虚假形象吗?

此外青少年更应该注重的是精神的榜样,而不是形象的榜样,父亲无论高矮胖丑他的出色精神品质才是孩子最应该学的,与外表形象高不高大并无太大关系。

朱自清与父亲矛盾来由

丁启阵在第二个理由中说朱自清与他父亲矛盾很深,所以朱自清写父亲对他的爱太过于虚假。

朱自清的家庭是一个封建思想比较浓重的家庭,他的父亲曾是清朝时期就遗留下来的读书人,所以在思想上还是比较落后,与朱自清的想法多有矛盾也在所难免。

而朱自清与他父亲的矛盾也就出自于他们思想的差异性。朱自清的父亲曾经是烟草局的局长,只不过后来他被迫从位置上退了下来,于是朱家的家境从那时候就慢慢的落魄了,以至于后来朱自清和他父亲回家奔丧,父亲都需要典当和借钱才能凑够路费。

所以朱自清的父亲对朱自清十分的严厉,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可以重新振兴朱家。只不过朱自清却很反感父亲对于他的严厉,随后学习了新思想后对于父亲一些行为很是反感,两人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无法坐下来好好谈话的地步。

朱自清的母亲也是旧式封建女人,所以也无法理解朱自清与他父亲的矛盾。而朱自清性格又比较的温顺和孝顺,对于自己与父亲的矛盾也是十分痛苦和难受,只不过思想上的差异很难去抹平。

但是这不代表朱自清对父亲有多么大的怨气,只不过是两人都对彼此行为想法不理解而已,所以朱自清对于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十分的感动,才写下了《背影》,其情真真切切又何来虚假矫情呢?

而丁启阵认为《背影》是无病呻吟是他没有站在朱自清的角度上来看。当时父亲与朱自清的关系并不好,但是却对他的关心丝毫没有减少,所以在朱自清看来自己无论与父亲如何他对自己的爱始终没有衰减。

在父亲心中永远都是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这才是朱自清真正感动的原因,结合这点来看朱自清的《背影》又怎么是在无病呻吟呢?

因小失大放弃《背影》不可取

教科书是神圣的,上面的知识也都是理性的讲究科学的,丁启阵觉得朱自清父亲翻越铁轨违反交通规则,搁现在是不假,但是他却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去看待这一行为。

朱自清的《背影》写于1925年,那时候中国一天都没几趟火车,而且身处乱世法律都不完善,所以在当时根本没有禁止翻越铁轨的规定,朱自清的父亲又哪来的违反交通规则呢?

当然丁启阵最担心的就是青少年会学习朱自清父亲翻越铁轨的行为,这一点担心的还是比较有理有据的,只不过在我看来太过多余。

首先朱自清《背影》主题是父爱,当时朱自清的父亲腿脚不灵活上了年纪,又怕孩子等着急这才做出翻铁轨的行为,所以他的行为合情合理而不是为了贪图方便。

再说青少年的价值观除了这篇文章还有父母老师的教导,他们会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错的,哪些行为是对的,而他们的认知也会在社会家庭学校里一步步矫正。

如果为了这一点点可以弥补的负面影响放弃了这篇关于父爱的好文章,岂不是因小失大。所以丁启阵担心的这方面事情太过于多余。

圣人都不能做到无过,更何况一篇文章里又怎么不会有一点点的瑕疵呢?一篇文章如果能激发学生对于父亲的感恩之心,并宣扬的是正能量,那这篇文章就是适合孩子读的好文章。如果因为单方面的较真与误读就随便否定它的价值岂不是太过荒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