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儿时的鲁迅和小伙伴们在三味书屋读书,偷跑去百草园嬉耍的故事。后随着网络的发展,形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梗,该梗现在也经常出现在更大网络平台的弹幕中,当网友发现比较好笑的视频或文章时,就会在弹幕中疯狂刷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意为“这个东西太草了(太好笑了),都从百草园到了三味书屋”。
这个梗出自日本的弹幕文化,日语中的“笑”罗马音首字母是w,日本网民喜欢发“w”来表示这个东西很好笑,而满屏的“w”好像是屏幕中生长出一堆草,因此大家直接就用“草”去代替“W”,从而形成这个梗。
这篇文章首先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其次,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再次,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好。文章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