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有他的敬亭山,最好的朋友婷有了翔后把我就晾在一边,本想在身边也抓一个,怎耐事与愿违,反而将自己陷了进去出不来。
重重煎熬,也许只是幻影雪泥鸿爪,可在我心里已成了魔,时不时要腾起一股虚火直冲冠。那点夸大的自尊自爱自怜自宠自娇,把我变得如追向大海的溪水一样哀怨软绵。看到爱玲说的:“女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墙上的钉子是自己钉上去的”,就情不自禁对号入座,因为我不但自己钉钉子,而且还自己换灯泡修电脑,足见可怜到了极点。那众星捧月的荣光,那成双入对的滋润,那嘘寒问暖的关怀,也许从不曾来到过身边,原来一直走过的是一条很孤单的路。哭了,怨了,伤了,喜欢了,痛快了,不管怎么了,都是自己一个人的精彩。
命令自己,走着自己的路不要左顾右盼。拖着简单的行李上山,在云雾缭绕的半山腰里住下当几天神仙。尼姑庵居士房里摆上曾国藩治心篇,焚上檀香修上几天道,可没想到一住竟是两个月。一大早太阳没升起时就在山间水泥路上来回快走,像一只勤劳的蚂蚁,找寻食物,这些小东西,肯定是把一天当一生使用了,瞧瞧它们永远行色匆匆的样子,是如此可爱又可怜。我又要开始胡思乱想,把心想得乱七八糟成一片古战场,灵魂的杀戮甚于身体的疾病,猛晃脑袋,想把它们都甩出心外。我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找安静地方让那些理不清的思绪浮出水面,是要将它们抖落成全它们的忧郁美丽,变成满山落叶,然后烂在土里,化成养份滋补心田。早课吃斋饭,师傅们对于粮食的虔诚让我不敢造次,这种安静的氛围正是修行人最需要的。饭后,师傅们种菜的种菜,念经的念经,各自忙着,有时我也看经文,不敢念;有时我也会抬级而上,扫塔看风景。有一次竟在塔里碰到了雷雨,遥望山下雾霭一片,街道若隐若现,就觉着自己不在人间,大有乘风归去的新奇感受。风猛烈的摇撼着附近的树,树叶疯狂的舞动,心里发紧以为这塔也不保整个要飞天了。雨后的清新俨然创世初的新鲜,于身心都无比受用。可是这样的时候难得,平淡的日子多。
从那之后我爱上塔里的风景,坐在佛前读书,累了往外看。
早五点,在看朱自清文集,也一并欣赏着塔外如散文一般的风景,一辆吉普车悠然的在盘山路上爬行,因为这山的关系,它在我的眼睛里跟我心捉迷藏,等到来到眼下时才发现这车不是本省的,车里下来一个少年看皮相是个高中生,但谁又知道,我是不大相信自己的判断的,自以为是惯了,难保这次不带着某种潜意识。
我在塔里肆无忌惮的打量,用以已度人的技俩和莫名的心态想在他身上找到一些珠丝马迹,他却只是平静,由内而外的平静甚至有点渺远,有点像人家说的灵魂出窍,我觉得怅然。少年看到塔,看到塔里我趴着正把他当怪物一样玩味,毫无惧意恼怒的也盯着我,这是一种如春风一样的目光呀,宽容安全,有这样目光的.心地自非凡,这个人有着常人少见的胸怀。他进得庵去复又出来,我不敢动只在原地等候,并且躲在暗处看他望向我的目光落空然后扬长而去。
久久地,久久地,我像得了失忆症的病人,一瞬间记忆如潮水扑面而来,像这早间突起的南风,拍打我这将要暴雨来临的心海。少年是他,他从哪里来,他到哪里去,难道就为了曾经的一句戏言,如今他要去付诸实践了么?
“我要解脱不了,我就找个尼姑庵做居士去,直到恢复为止。”“那我就在附近找个和尚庙,也做居士,我们一起修道。”两年了,他怎么就平地里冒出来了?
他怎么还是个翩翩少年,我怕是鱼尾纹早出来了,并且心灵浮上了一层尘世的苦痛怎么也散不开,只有刻意求得这样一片清静地。至此后,我眼里看不到世界,看不到蚂蚁的忙碌,还有树们为我而呈现的夏的生命力,那几日,我曾那样倾心于和他们的凝视,就像可以听见他们拔节生长的声音,可以懂得他们的孤单他们的热闹,一瞬里,他们的世界向我关闭。而我眼望山顶的大山门,想着那里有好漂亮的庙,有很和霭的佛,有很安详的微笑,有很好的风景,有很宁静的石子路,有湖有田还有很多修行的和尚,就是没有他,他没来,他在远方,他根本不知此为何处,他散步在远方。我在这里朝很远的远方向他看齐,他在向无名处看齐,身边有一大群人同时也在看齐他,而我在他们之后,在我之后呢?也有看齐我的,这山这塔这树这书,唯独没有那双眼睛。
深夜在佛前点一盏灯,相望,相望,望向远方,可惜地球是圆的我的眼也是圆的,转了好大一圈我又回到原地。这山这塔这树这书不复如从前,相望,相望心中的灯,相望眼前的灯,我能明白两两相望只在一瞬,不存在永远。诗仙李白用他独有的浪漫戏了世人一把,尤其如我这般的小女子。怕从此我是不会信他,也不会信爱玲了,我只信那一瞬间我懂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