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后在2006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该书***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论语》是儒家的一部典范之作,并且该书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孟子》是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作的语录体典籍,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后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作品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其强调了对人的重视,率先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思想核心为“心性“二字,简单来说就是:培养自己的心灵,就可以由内而外地影响世界,所谓“内圣外王”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
《大学》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于秦汉时期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宋元以后学校官定为教科书和科举的必读书。
《中庸》原属《礼记》,由战国时孔子嫡孙子思所作。全书3568字,***33章,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