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东北的春节散文

东北的春节散文

 春节来了,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春节风俗。我们东北的风俗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东北的春节散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东北的春节是什么样子吧。

东北的春节散文1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东北的春节散文2

 东北的春节个个都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摆桔树、扭秧歌、二人转、包饺子……而其中最有趣而隆重的就是包饺子,东北的春节作文550字。

 大年三十儿那天晚上,在各形各色的年夜菜中,饺子,则是不可缺的一个“主菜”。到了三十儿晚上凌晨,就要开始蒸饺子了。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的寄托。此外,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女娲用土造成人时,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包上馅(线),用嘴咬着吃。除此之外,在众多的饺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其中三四个饺子里分别放上一枚硬币。有些人家认为硬币太脏了,便在里面换上桔子瓣儿,象征吉祥如意。

 除了吃饺子之外,就是要隆隆重重得蒸几大笼馒头。为的是到时候迎接客人时饭菜和锅不够,就拿出大白面馒头来招待。同时,也备着吃菜时就着吃。

 初一初二是放鞭炮的最好时机,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整日整夜噼哩啪啦的响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即使在天台上也照样放得起劲。有烟花、小串鞭炮、踩炮、摇炮……日夜不绝。这不停休的鞭炮声,才真是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呢!这鞭炮的残屑初一初二不能扫,扫了就会把好运气扫掉,只有初三才能扫哦!

 这就是我们东北的春节。我爱过春节,它不但让我长了一岁,还能给我我快乐。我爱过春节!

东北的春节散文3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但我最难忘也是我最盼望的就是春节。

 外婆家住在北方,那里的年味儿比南方来得浓。一到除夕,外婆就一直在厨房里忙,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饺子可是少不了的。这时我总是围着外婆学着各式各样的包法,不时还别出心裁地加一点我的小创意,有时包的四不像,引来一阵欢笑。若是赶上大雪纷飞,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饺子,一边赏着白雪舞蹈,更是喜上加喜的开心,瑞雪兆丰年嘛!

 欣喜了整个晚上,第二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换上新衣服、新裤子,出门去走访亲朋好友。走在冰天雪地里,踩在雪上发出一串串“噶吱噶吱”的声音。只听锣鼓喧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往一块拥,围成一个大圆圈。这时,从大巴车上下来了穿五彩缤纷衣服的人,我才明白原来是扭秧歌的。走在最前面的那人最引人注目,只见他举着一个像长矛一样的杆子,在前面趾高气扬地走着,下面跟着一队人马。开始扭起来了!有的年轻人扮演老爷爷,有的人扮演小丑,有的人扮演小姑娘,热闹非凡。看呀,从人群中挤出一位高高胖胖的小丑,红红的大鼻子,咧着夸张的大嘴巴,我们还沉浸在他滑稽形象中时,他麻利地来了三个前空翻,稳稳地落在了地面上。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地上的雪也似乎被这热烈的气氛融化了。

 我喜欢这样的民俗表演,我喜欢这样的传统文化。

东北的春节散文4

 今年的冬天不是特别冷,进入腊月以后才看到纷飞的雪花。街上的人们比往常忙碌了许多,小孩子们欢快的背影与零星的鞭炮声,凭空为万物凋零的岁月添加了一种生机。

 为什么春节延续千年至今仍然令人怦然心动呢?曾经看过一则新闻,几位民工在几千里之外的大都市打工,为了春节赶回家,在火车的卫生间里挤了两天两夜。转乘汽车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汽车无法按时启程,几位民工硬是咬着牙扛起近百斤的行李,顶着漫天风雪,徒步走了一百多公里在除夕12点之前赶到家。

 仓央嘉错写过一种让人泪流满面的虔诚: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近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今生能与你相见……或许在民工的心灵里,就有这样一种执著与虔诚。

 “美好未来”的概念一直是我们理解春节的主题,这催人奋进的主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丑小鸭变成天鹅的神话。然而,当人们衣食无忧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寻找不回往昔的欢欣。

 贴上春联,点几盏灯笼,放几挂鞭炮,吃几回饺子,这都不是春节的灵魂。人生总是要有起点的,也终要有归宿的,春节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种人性的归宿。抛弃功利欲望回归人性才是春节的灵魂所在。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民工的虔诚,令人敬畏。过年的民工,有一个根植于五谷杂粮与七情六欲的生活背景与逻辑,为了家人,为了生活,为了明天,他们吃再多苦也不怨不悔,春节这一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和亲人***同的日子,他们怎么会放弃呢?在经历喧嚣纷繁、与经济利益联动的春节后,看到民工回家过年的那种令人流泪的执著,我终于明白人生只有真情才值得感动,春节基于人性才值得企盼。

 有人性才有春节,在充满人性温情和企盼的春节里,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充满生机,每一声鞭炮都是跳动的脉搏,每一声问候都是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