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散文诗不如二十年代形式多样、风格众多,从整体上比较,优秀散文诗人诗作的数量都少于二十年代。二十年代的一些散文诗大家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郑振铎、徐玉诺、朱自清、谢冰心等都不写或很少写散文诗,许地山、韦丛芜、高长虹等二十年代比较活跃的散文诗人的作品都日渐剧减。散文诗界不再有二十年代的文体大论争,散文诗文体开始由散文化的诗向诗化的散文发展,甚至分化为纯正的散文诗和非纯正的散文诗,前者使散文诗文体更加完善,后者根据文体的自觉性原则和随着作家的主观愿望,分别向叙事文体、议论文体和抒情文体转化,最后逐步被叙事文体,如(散文)、议论文体(如杂文)、抒情文体(如诗)合并。如鲁迅致力于写杂文,周作人写小品文,朱自清、茅盾等人写抒情散文,穆木天、徐志摩等人完全写诗。王统照是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散文诗作家,代表作是《听潮梦话》五十来篇。《散文诗十章》受法国象征派影响较深,在散文诗文体,特别是在散文诗题目上很有创意,如《“入于土的永变为土”》、《“水就变成血了”》《“是在身子以外的呢还是得罪自己的身子”》等篇,以口语句子为篇名,并且注上标点。这用标点注篇名的现象,在散文诗史上极为少见。另一位较有影响的散文诗作家是丽尼,代表作是散文诗集《黄昏之献》。丽尼爱用第一人称的笔调来诉说心中的愁苦,形成了一种低徊哀怨的风格。丽尼的另一本散文诗集《鹰之歌》。丽尼在当时较有影响。坚持散文诗创作还有陆蠡、李广田等人。陆蠡的散文诗集《海星》(1933)中有许多清新优美的短章,如《桥》、《钟》、《窗帘》、《红豆》、《榕树》和《荷丝》,他的散文诗情调柔美,技巧娴熟,意境优美,玲珑透明。李广田长于叙事性散文诗,文笔朴素细腻,感情纯真,尽管李广田是诗人,他的散文诗却偏重于散文,如《画廊集》中的《寂寞》、《秋天》、《无名树》、《白日》,《雀蓑记》的《绿》、《影子》、《雾》等,都是其代表作。这个时期还涌出了何其芳,方敬、南星、鹤西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