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早上我都在想这个问题,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昨夜一点多突然醒来,拿手机看时间,不该又看了微信的新消息,是好友发来的,还是她们工作室周五下午的聚会,想邀请我过去做个关于茶的冲泡技艺和茶叶知识的分享。
之后的时间我就一直在纠结,去,还是不去。直到快三点才入睡。
前两天她已经提过一次,我已经回复她去不了。我说怎样也得等到二丫上幼儿园以后。
确实是走不开,我自己带二丫,还要给上中学的大丫做饭,还想每天看点儿书写点东西,时间总是不够用。
她当时说好吧,理解。
昨夜十一点多她又发了老长的几条信息,说她们权衡了好久,觉得我去是最合适的,说需要我。
如果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这样说是没什么关系的,如果是去她家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是要去她们工作室,是工作室的集体活动,这就有些问题。
需要我去是她们的需求,而去她们工作室不是我的需求。
我的困难其实是一直就摆在那里的。我自己带孩子,出门不方便,我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最大的问题是我并不想过多的接触她们的团队,不想过多的介入她们的销售工作。但是我知道,一旦你进入她们的场,你即使头脑清醒,也难免会身不由己,或者被感动,或者被激励,而那都不是我想要的。
(2)
她们是个销售团队,也学中医学心理学。主要经营健康产品护肤品和日用品,都是一帮女人们,上面的老师是个心理学老师,也在经营这个产品。
朋友加入这个团队已一年多,从内到外都有很大的变化,从以前拘谨保守的财会人员变成了优秀的会议主持,销售主任,变得更开朗更积极向上了。
她的变化我看在眼里也真心替她高兴,一个人能在变化中成长,能乐于接受自己的变化与成长,并且有着坚定的目标和美好的梦想,这都是好事。
正好她经营的产品也是我一直在用的,那个牌子有很多年的历史,产品的品质也很好。虽然她没有明说,但我还是觉得她很想我和她一起去经营这个产品。
我也推心置腹的跟她谈过几次,我说产品好用用可以,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销售,且不想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个事情上。她的工作我尽力支持,比如,买些产品用,去听一次课。
年前妈妈还在这里,在她约了我好几次去听课以后我去了一次,挺远的地方,来去坐车就花了将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整个课程让我觉得有趣的就是最后的女中医上去分享的祝由术,前面的关于健康美丽的一些理念十几年前就听过了。
(3)
前些天小丫感冒嗓子哑,很长时间好不了,朋友听说了就开车大老远的送过来一壶她在家煮好的三豆饮,回去车子还被贴了条,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第二天她又送养生壶过来教我在家给孩子煮三豆饮,我更觉得过意不去,就在她那里办了那公司的会员卡,又要了些护肤品。
我知道她是很善良很细腻的女人,之前怀二宝的时候,她就自己买了菜过来煮汤做饭给我吃。
那时候我们之间就是纯粹的友情。现在我知道她还是她,但又不止是她,她身后还有她们的团队,工作室的姐妹们。
虽然她一再邀请我去她们工作室玩儿,说姐妹们都很好,说我会喜欢上她们的。包括这次的分享,也说不用太正式,就是一帮姐妹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儿,顺便提升下品味。
越是说成这样,我越是不太想去,有时间去吃吃喝喝玩玩,不如在家看本书,不如带孩子去户外踏青看花。
加上这一年我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有时候抱着孩子坐在马桶上伺候她拉臭臭,突然会看见镜子里自己的脸,蓬乱的头发,忙了一上午也没洗的脸,你看到自己一天天的就这样变老变邋遢,却又无能为力,身不由己。
有时候稍微贪恋一本小说,孩子就会在旁边一直闹腾要抱抱陪陪,厨房碗还没洗,地也没擦。
虽只是偶尔的兵荒马乱,一地鸡毛,可这种状态与心境,让我去分享精致优雅的女人生活和茶文化,真是有些勉为其难。
喝茶在我就是心头好,午后闲暇一壶茶一本书就是我最大的享受,最好的滋养。
(4)
抱着孩子去赶场,要说也没什么,只是从没有想过要那样。
如此这般有些纠结,还是因为不够踏实自在的做自己,一方面觉得不舒服不想去,一方面又觉得这有些狭隘,不去不太好,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人家都诚心诚意邀请了你两次。
如果自己心量够宽,格局够大,乐呵呵答应抱着孩子就去了,一下午一帮女人喝喝茶聊聊天,其乐融融,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真的可以心无旁骛,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省了这些个纠结,该有多好。
可自己又生来不是那样豁达的人,是固步自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还是迈出这个门槛投入一个热闹的所在?
这是一早上纠结的问题,也许我最后还是会去,因为内心想要自己变得更好,也许,当你还不是足够好的时候,不能总是遵从自己的心,因为那还是一颗狭隘的小小的心。
可另外一个事实大概也一直存在: 你以为你在一步步变得更好,其实,怎么变,你都还是那个你,骨子里没办法改变的你。
而所谓的更好有标准吗?是世俗的标准还是你心里的标准?你心里的标准又是否是受了世俗的影响?那还是标准吗?标准,为什么要标准呢?
呵呵,想太多了,也碎碎念了太多。
我在一点多给朋友回了信息,我说你这样说,我比较有压力。
早上看到她在两点给我回了信息: 压力来自哪里?我们一起看看可不可以克服它!
也许她是对的,积极面对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好过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心又不能完全的自在。
好吧,我承认,是我自己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