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哲思、散文征文:我不惧怕死亡,我已经做好随时死亡的准备

哲思、散文征文:我不惧怕死亡,我已经做好随时死亡的准备

?

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不要以为我是在哗众取宠。其实,并不是,这是我的心里话。虽然,我只有三十多岁,但是人生所有的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我都已经深刻的体验过;人生所有的快乐:儿时的单纯欢笑、幼时父母的疼爱、长大后友情的美好、爱情的热烈、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帮助他人之后的满足感以及其他情感:一个人的孤独、一群人中的寂寞,凡此种种,皆有体验。所以,我不惧怕死亡,人生该经历的,我大致已经体验。死亡,何惧之有?

这是我现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但是之前,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8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生活还是很幸福的。虽然没有美味佳肴,但是每一顿饭都可以吃饱;虽然没有时髦衣服,但是不至于衣不蔽体;虽然没有种类繁多的电子玩具,但是我们可以自制各种各样的手工玩具。幸福,本是人的一种主观情感体验,和物质生活与金钱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联系。成人尚且如此,孩童更是如此了。所以童年时代的我,以为父母的疼爱、兄长的宠爱会一直伴随在我身边,永远不会消失的。那时候的我,以为这个世界是静止的,孩子永远是孩子,不会长大;大人永远是大人,不会老去;老人永远是老人,不会消失。

直至我8岁那年,我才懵懂地懂得,并不是这样的。人,会在一夜之间就不见的。那时候,我的爸爸得了一种医生也说不清楚的不治之症,一年之后,在一个夜里就离开了。我模糊的印象中,似乎记得他走之前的几分钟跟平时一样平静,满眼慈爱地看着我和哥哥,并没有交代任何事情。一会以后,就闭上了眼睛。顿时,妈妈嚎啕大哭。我和哥哥悄悄地走开了,并没有特别的悲伤。那时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死亡,意味着我们永远再也见不到活生生的爸爸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长长的送丧队伍里,大人们泪流满面,嚎啕大哭;我和哥哥却一脸茫然,似乎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队伍两边看丧的人一边抹泪,一边说:“真的是好人不长寿啊,多好的人,这么年轻就走了。你看,他两个孩子都不知道哭。”

是的,我清晰地记得,在给爸爸送葬的时候,我并没有哭。确切来说,我并不知道应该哭。后来,过了好好几天,我发现爸爸一直不出现,我问妈妈:“妈妈,爸爸呢?”“爸爸死了。”妈妈说。“什么是死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死了就是死了,再也不回来了。问什么问,快吃饭。”妈妈突然大吼起来。我莫名其妙,吓得哭了起来。妈妈一把把我拉进怀里“我的个死鬼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啊?”(写到这里,我的喉咙哽住了,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下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爸爸啊。)妈妈越哭声音越大,无法抑制。看到妈妈那么伤心,我和哥哥也跟着大哭起来。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死亡”就是再也见不到,再也回不来了,我懵懂地懂得了“死亡”的意义。

5年前,像妈妈一样疼爱我的阿姨,也就是我妈妈的三妹妹,患上了肠癌,在和病魔斗争的2年内,我目睹了她由白胖到瘦成骷髅一样的全过程。每看望她一次,我就心痛一次。到了她临终前的那一天,我从外地赶回去看她的时候,我伸出手,想去拉她的手,她赶紧把手缩回被子里,说:“不要拉我的手,阿姨快死了,不吉利。”我的顿时泪如雨下,再也无法抑制。像疼爱亲生女儿一样疼我的阿姨,在她临走的时候,还在想着我,不肯让我牵她的手。(写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能否理解我的心痛和泪水,我希望你能理解。)阿姨看我哭得那么伤心,她让我别哭,说要和我好好说说话。我强忍住悲痛,擦干眼泪,听她说话。她说:“阿姨 好后悔,好舍不得就这样死了。这么好的日子,我再也无法过下去了。你不要学阿姨,就知道拼命干活,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我也不想死。要是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让自己那么拼命,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也不会拖着不去医院。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你不要学阿姨,要好好对待自己。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出去玩,都不要委屈自己,都去做。不要像我这样,只知道拼命干活,想做的事再也没有机会做了。”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第二天,阿姨就永远地离开了我。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全懂得死亡的含义了。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在世,只有善待自己,珍爱自己,不断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体验生命所有的可能,才能在临终的时候,尽可能少些遗憾。

请大家先来看看约瑟夫.爱迪生的一段话:

当我面对伟大人物的墓地,妒忌之心荡然无存;当我阅读历代佳丽的碑文,贪婪的欲望顿然消失;当我在墓碑旁遇见泣不成声的父母,禁不住悲从中来;当我看到父母的坟墓,忍不住想到那些自己将追随的人的悲伤的空虚;当我看到王者与其废黜者的墓碑并肩而立,生前为不同观点唇枪舌剑的文人墨客的遗体相邻而居,不禁感到那些内讧、派系斗争、人间是非的渺小。再查看墓碑上的日期,发现有些就在昨日,有些却可追溯到600年前,于是又忍不住想到最后审判日那天,我们都将同时接受上帝的审判。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终点,那么就让我们善待我们生命中唯一存在的每一天吧。我认为,我的余生要这样度过:

人生苦短,只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依据兴趣点找到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甚至是财富的目标 标,为之奋斗终生,在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候,才会充满成就感。我已经决定,将成为“写作达人”作为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坚持每周至少阅读2本,每周在《》至少发表3篇以上的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这个目标最近两周才确立,到目前位置,我已经在《》公开发表文章13篇,其中一片被首页收录。一天、一月、一年......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即便用我一生,也无法实现,那又怎样?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他人、愉悦自己,这就足够了。我享受的是阅读、写作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过程。

这个世界上衣着光鲜的俗气之人已经够多了,有趣的灵魂太少了。我要做一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独立生活空间的女子。在繁忙的工作、繁琐的家务之余,我要继续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散步、种植花草、酿造葡萄美酒、读书、写作。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风景等着我们去体验,我们要创造条件、制定计划一一去体验。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发挥自己的潜能、客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去见识从未接触的广阔新天地,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

佛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奉献和创造。无论艺术家、老师,还是农民、工人,他们都能在奉献和创造中找到快乐。人类本来就是一个群居的群体,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如果有余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去给帮助他人,那么就能从奉献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感。给身陷困境的人送去一些钱财,给悲观绝望的人送去一个拥抱,给口渴至极的人送去一杯清茶……凡此种种,都能给他人以前行的力量,给自己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是在狱中度过的。在这一个月里,每天都有朋友和学生来探望苏格拉底。他们经常与苏格拉底谈着谈着就忍不住哭泣起来,因为不久他就要死了,这时,苏格拉底却安慰他们:“你们认为死亡很可怕吗?”别人于是请教:“什么是死亡?你为什么不怕死?”苏格拉底答回答:“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死亡就好象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的!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所以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可以同很多贤哲见面,这很好啊!”

这位伟大哲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我非常欣赏,这也是我对待死亡的态度。

我不惧怕死亡,但是我更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为了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之旅,我借用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