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和娘一起过节散文

和娘一起过节散文

我的家乡,是一座芦苇荡围成的村子。房子傍水而建,家临水而居。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从刚记事起都要学会游泳,因为溺水远比瘟疫和其他灾难来的凶猛无情。白洋淀水乡,是怎么都走不完的水路。村子就像一枚丢在水里的扣子,离外面的世界那么遥远,触不可及。可因为有娘在,是她帮我填补空白,我的生活从不会落寞,失掉色彩光环。

那个年月,家里生活拮据。从春色满园到隆冬三月,一年到头,娘都在织席,直到席班不收席了才停工。我想,如果大年三十还有人收席,娘出工会是全勤365天。她的大半生都是坐在地上织席过的。

对于中国人来讲,节日是美好的,有着太多的讲究和期许。为了让这一切付诸现实。临近节日前,娘会没日没夜的织席,直到节日溢出瓶口。她用一领领席子换来琳琅满目的过节用品。顾不得擦一把汗,拍身上的苇皮,而是笑盈盈的通知我们过节。不久,家的时空映满娘忙碌、利落的身影。天边云彩褪色,天色氤氲时。在青色老屋里,是我们一家人过节的时光。

“腊八节”,焖大米饭,炖大鱼是绝对美食,是腊八节传统特定吃食。平时是很难吃到。那时生活不富裕,可娘不会委屈了我们。腊七的太阳溜到地平线时,娘卖了席子,买来鲜活的大鲤鱼养在大盆里。晚上我们枕着鱼儿戏水的声音睡,第二天是弥漫的鱼米香叫醒。

老家自古流传“腊七腊八,冻死一家”的老话。小时候村里有一半的夜晚是在停电点蜡,半黑半明之中度过的。寒气在玻璃上雕琢窗花,外面飘着白蝴蝶的雪花。在跳跃的蜡烛里,娘带着顶针,用尼龙绳捺鞋底做棉鞋。我们家四口人和很多亲戚的棉鞋,要赶在腊八前做好。那会我们跟娘做的棉鞋叫老头鞋,样子土里土气不好看,每次都是在娘唠叨声中,不领情的穿上。前年,在北京通州土桥工地,几场寒潮我的双脚结了冻疮。娘知道了,寄来一双崭新的老头鞋,还有无花果叶子和茄秧子。曾经厌恶的老头鞋,穿在脚上轻巧,暖和的冒汗。晚上用无花果叶和茄秧子泡脚。到了工程完工,回家过年时,我脚上的冻疮痊愈……

“扫房日”,天边泛着鱼肚白,娘反复催促我们穿衣起床,原来家里要扫房。赶在太阳出来前,屋里的陈设摆了一院子,像是开起的杂货铺店,这幅场景让人兴奋不已。娘的笤帚,在房子的每寸墙壁、每根窜子间扫过。积了一年,屯了一年的尘土,在老屋里飞扬着,落满她全身。记得十岁那年扫房,我趁机作乱,在院里蹬着父亲大水管车子,把自己想象成小贩叫卖杂货。正得意时,不成想脚下一空,伴着我一声凄厉惨叫。自行车、几床花被子和一口大黑锅全都压在我身上。娘,第一时间跑过来营救,把我身上一层层的杂物搬开。

娘,一口气忙到天黑。屋里的陈设终于回归。几天前,娘买的明艳年画,我们兴高采烈的,贴在一尘不染的墙上。在明晃晃的灯光里,年味悄悄地飘进家里。那刻,春节在我们的老屋里种下,很快的成长着。

“打春”,白洋淀的冬天那么漫长。人们蛰居在屋里很少出门,只留下白雪、冰封、孤鸟在窗外掠过。在不经意间,太阳的光线开始拉长、变暖。到六九的头一天,春天终于取代冬天。万物贴葫芦是打春的风俗,这是一个精确到分秒的节日。赶在打春前,娘拿着红纸和一盒龙泉烟也去了,去村东找哑巴舅舅剪葫芦,老人是能工巧匠,跑马灯、剪纸、面塑等技艺都不在话下。剪子到了老人的手上能创造传奇,用满是寓意、精美绝伦的纸葫芦,为全村人祈福。

到打春那天,娘在每个窗格子贴上红葫芦。临近打春的时辰,娘,就不再让我们出门。一边看墙上摇摆的老钟,一边在我们衣裳上缝葫芦。现在打春我的后背不在缝葫芦,换成了娘带着老花镜,在白发的剪影里为我儿子,她的孙子缝红葫芦。

“除夕”大年三十,是每年辞旧迎新的终了。记得小时候,我和胡同里的伙伴们,会穿着新衣服一齐喊: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个破毡帽。那个年月,人们为吃上好饭努力着。过年时,有的孩子为穿不上新衣抹眼泪。而无论多难,娘都会让我和妹妹换上新装。

停工不织席的第二天,娘会起一个大早。她要趁着淀里的凌结实,走上白洋淀东岸的千里堤,去任丘给我们买过年的新装,我和妹妹上下、里外都会有,父亲也会简单的添置一件,而她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娘回到家时夜已深,不知这一天,她走了多少路,穿了多少条街。当除夕的夜色遮住人的视线时,娘悄悄的去临街孟欣姨家,借来一件半新的上衣,为自己添点年气。

“春节”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春联、鞭炮和红灯笼,让采蒲台岛处处流淌着年味。天还没亮,母亲和父亲早起来包饺子了。饺子包满篦帘,娘会伏在我和妹妹身旁,用双手从我们的头到脚舒展着。娘自言自语:长大个,长大个。最后很暖很暖笑着问我们:长个了吗?我和妹妹伸着懒腰,擦着惺忪的双眼:长啦!长啦!

初一的饺子,是一年来的第一顿饭,它的蕴涵太厚重了。这些年饺子已经成为再平常不过的食品,可在我小时候的新年,娘会为吃上一顿一个肉丸的饺子想尽办法。大概是92年,父亲贷款养鸭子赔了钱。那年的春节,家里只打了五斤猪肉,还是为正月里招待客人准备的。为了大年初一的饺子,娘杀了一只母鸡。鸡肉馅饺子让我和妹妹笑逐颜开,可这件事,却成为母亲永远抹不去的痛。

“元宵节”新年是一朵超大的烟花,是一年最炫目的时光。元宵节是年的又一次高潮,同时也是年的尾声。踏雪放灯是元宵一道很美的景,今天的孩子们生长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几天前正值元宵佳节,在采蒲台老家生活的母亲,为我儿子,她的孙子捎来两顶精致、有趣花灯。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是一张没有色彩的白纸。娘不识字,没有文化,可总是别出心裁的满足我们的一切。元宵节那天,娘找来两个玻璃瓶子,在瓶口系上尼龙绳,绑上半尺上的竹竿做灯笼把,最后,在瓶子里边插上小红蜡烛点燃。我和胡同里的小伙们,在月光映雪的街上,灯笼映红我们的笑脸,在嬉笑声里一齐放灯。都说不同的时光是两条平行线,而我和娘一起过节的日子,是相交传承的。

“二月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大气的节日。老家这边,有着二月二前理发的习俗。无论多忙,娘都会带着我去剪发。二月二的早上,春光蘸进屋里,我们还在被窝里。娘早调好白面、鸡蛋、葱花混合的面糊,一遍又一遍的调和着,柴火一点点填进灶口。她娴熟把面糊撒进大锅里,也就二分钟的时间,白绿相间,油滋滋的片出锅了。娘把鸡蛋片端到床头,催我们趁热吃。不怕油了被子、枕头,因为二月二的.片讲究在被窝里吃。

太阳落山了,娘会把家里的剪刀、菜刀、针头等利器全都找齐了,锁进抽屉里。反复叮嘱我们谁也不许碰,怕的是剪了龙头龙尾。

“清明节”很多时,清明这天霏雨绵绵。那时清明节,天蒙蒙亮,大舅都会在墙外喊娘的名字。听到大舅的声音,娘红了眼圈的应声。因为姥姥、姥爷和二舅去世早,这是她无法越过的坎。在淀边,大舅大当家似的叫大家上船,原来他们要去上坟烧纸。那会小,不懂亲人离世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娘他们上坟回来,大舅会准备一桌子的可口饭菜。我和妹妹吃得慢了,吃得少了,他都会装的生气催我们吃。

田姓的姥爷家是独门独户,单薄的家族一直是大舅扛大旗。我们一家,是大舅最在意的亲戚。我刚升入初中那年,大舅得癌症也离世了,对于娘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从此,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她带着舅舅的孩子们上坟。对娘来讲,并不喜欢清明节,因为等待她的是几个土坟。

“庙会”每年的阴历三月十五,是采蒲台真武庙庙会。村子由河南和河北两个小岛组成。河南岛面积不大,可在那块方寸的土地上,建有一座青瓦、彩画和红柱的小庙。庙内供奉着周文王、周公和桃花女以及福禄吉祥的图腾像。

在庙里香火最旺盛的时候,娘和秋花姑去求佛祷告,秋花姑善良乐观,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秋花姑的指导里,娘求来玉观音、朱砂红符,亲自为我佩戴好。在表象里求佛拜神是迷信,可在娘心里,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心的一点儿慰藉。

“端午节”正值春末夏初,白洋淀的万亩芦苇荡蔚为壮观。淀里的苇子名扬海内外,是端午包粽子的上等食材。可娘从来没给我们包过粽子,采集苇叶要划船到淀的深处,娘不会带我们去冒险。实际每年端午粽子都少不了,因为姑妈、舅妈会想着我们。

在织席的间歇,娘会到后邻玉婷奶奶家,拔来艾草给我们洗澡驱虫辟邪。艾草异香异气的味道,令人很不习惯。娘会用吃炸糕的美食诱惑,让我们坚持洗完澡。老家流传着“端午吃炸糕不摔跤”的老话。那时,姥爷、二奶奶和南院的二爷爷还在。娘会带我排队买炸糕,带我走街串巷去探望老人,娘让我捧着炸糕递到长辈的手里。那一刻,风烛残年的老者会笑着亲亲我,把炸糕送到我嘴边叮嘱吃一口:乖,宝,吃了炸糕一年不摔跤。

“七夕节”娘的童年处于文革初期,在学堂只念到小学二年级,就回家跟大人学织席。娘没有文化,我们小时候不会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可每年的七夕,她都会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会,总以为喜鹊在天河上搭桥,牛郎织女见面是真的。

听完传说故事,我会冒着雨去找大舅家的二表姐,让她带我到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久别重逢的哭声。二表姐开始不信,我会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她听。最终她会深信不疑的,带我蹲在葡萄架下,等待神奇的一刻。

“中秋节”璀璨、硕大的月亮镶在银淀和天幕里,“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时”。那刻的白洋淀格外的美。中秋节,是孩子们最爱的日子。各种水果、糕点月饼等是他们尽情享用的日子。过了这天,他们又会为对付肚里的馋虫而苦恼。

小时候的中秋节,娘会拎着礼品带我们走亲访友。同亲戚的礼尚往来里,娘费尽周折。记得,我六岁那年,大舅家的大表姐嫁到村子最北头。中秋时,大表姐和姐夫来送礼,娘选了几样让他们拿回去,可大表姐怎么都不依。娘心事未了选了几样礼品,让我给大表姐送去。那会,我爱干跑腿的活,叮嘱母亲不许跟着我,一溜烟到了大表姐对岸。眼前的一座危桥望而生畏,当我无助时,娘竟第一时间出现,原来她不放心一路跟来。而后,抱着我过了木板桥进了大表姐家的门。

如今,自己已做了父亲。恍惚间,离家已有二十年。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还继续着,可我已经无法和娘一起过节了。儿时,跟娘生活的点点滴滴永远烙刻在我的心上,是她教会了我人情味、感恩孝道。是她为我带来一个彩霞满天的时光。

安新城内20XX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