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合,意味着一段时光,面对这时光的人是黄昏的观礼者,看着天色怎样从白转向蓝——深蓝——蓝灰——灰黑——黑。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圣典,一场告别,缓慢而又庄重。
暮色渐合,当我最初读着这四个字时,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却是一个孩子和母亲走在小路上的情景,路的两边是山,山顶是狭窄的天空,夕阳早已落到山外——山间的日头在下午三、四点就看不见了。母亲挑着担子匆匆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身后,跌跌撞撞,有时落下很远——在路边采一朵野花或捉一只蝴蝶,母亲就消失在路的拐弯处了。母亲看不见孩子的时候会停下担子,大声喊着孩子的名字,“丽敏啊——”,山里便有了更多的回声,“丽敏啊——丽敏啊——丽敏啊——”。母亲的呼喊总有着不安,有焦急的怒气。孩子听到呼喊后,心里打一个惊颤,赶紧丢下手里的蝴蝶,嘴里大声应着,向母亲的方向跑去。
那条小路的一头是家门,一头是母亲教书的山村小学。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小路上都会走着孩子和母亲,还有越来越深、越来越重的暮色。
那些暮色像一种染料,渐渐渗透在孩子稚嫩的身体里。很多年后,当孩子回首时,看见的就总是暮色中的一条山路。暮色的幽暗,也就成了那个孩子童年的底色。“暮色渐合”四个字是从“山在那里”的博客里看来的。那里文字的静气是贴合我内心的 。
静的东西都含着几分忧伤。适度的安静的忧伤,在我看来是一味能给人抚慰的清凉剂,能降祛心灵的浮躁不安。正如寂静的月色能安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