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如果你是一棵树散文赏析

如果你是一棵树散文赏析

三毛在写给自己中说: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求全部原话

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 *** 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如果有来生

百度百科-三毛

三毛『如果有来生』分段赏析

1.赏析: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多动人的念想。只那永恒一说,便已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我们没有三毛潇洒,但三毛的念想我们都曾有,我们也想站成永恒,也想没有悲欢的姿势,但说到底 我们是人,人的悲欢离合就如月的阴晴圆缺,纯属一种自然现象。 而树,从它站成那一刻,便已是“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无论在哪里生根,便可以站成永恒,即使干枯败落,那根下的泥土依旧有滋养它的养料,倒下之后,也还是那里,不动不移,永恒的姿态。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是种追求吧。命运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三毛在荷西逝去之后写的那些话:“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她选择做一只“不死鸟”,不轻言消失与死亡,只因为有爱,只因为有与荷西的承诺。以前看《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经常感慨:一个女子可以如此坚强,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呢?不依附、不依靠、不寻找,似乎认定命里既来的东西,又不屑于命运的安排。一个人的信念就是如此巨大,它可以摧毁一切,也可以支撑一切。 “ 伤心,是可以分期摊还的,假如你一次负担不了。” 如果我们的背负有那么多,也请分期摊还吧;如果你的压力真的有这么多,记得分期摊还。假如你一次负担不了。是的,假如你一次负担不了,不要让自己在那种背负里日渐沉沦,不要让自己在那种压力下,日渐焦虑。很多事,时间可以给你慰藉。 2.原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3.作者简介 三毛,原名陈懋平,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其之所以在中国知名,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白先勇曾评价:“三毛创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瑰丽的浪漫世界;里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非洲沙漠的驰骋,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经验造就了海峡两岸的青春偶像。” 三毛在写给自己中说: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求全部原话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我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扩展内容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三毛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有二十四种。

求三毛的诗歌“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的出处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出处:《一棵树》,是三毛填词,赵照演唱的歌曲。

歌词: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如果能做树 要做一棵苹果树

结满果实 从不对繁华羡慕

一半在风中飞扬 一半在泥土成熟

一半要沐浴阳光 一半要散落阴凉

非常非常的骄傲 从不依靠

非常非常的沉默 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如果能做树 要做一棵摇钱树

对繁华从来都不羡慕

一半在风中飞扬 一半在泥土成熟

一半要沐浴阳光 一半要散落阴凉

非常非常的骄傲 从不依靠

非常非常的沉默 从不寻找

扩展资料: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

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 *** 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

《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结婚记》则记录了她在沙漠中与荷西仓促结婚的戏剧性过程,种种滑稽可笑与庄严的结婚仪式交织在一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毛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 是三毛哪篇文章的

这句话来自《如果有来生》。是三毛写的一首诗。

原文: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 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网络谣传三毛《写给自己》中收录的诗。

原文并非一首诗歌,而是一段话。出自于邱琼的小说《这一世木已成舟》,原载于红袖添香网站。

后被网络人继续添加,类似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被谣传为泰戈尔的诗句,实为集体创作一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出自三毛哪本书?

1、出处:三毛的《如果有来生》。

2、原文: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