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春天早已悄悄地来到了这个贫瘠的小山村,山间的早晨有些冷。天还未亮,母亲早已忙忙碌碌起来,和面、烧火,做油饼、打鸡蛋。不一会,香喷喷的荷包蛋及酥酥的油饼被母亲端上了炕桌。好久没有吃过母亲做的好吃的了,我如饿虎扑食一般,几个油饼和一碗荷包蛋下肚,不由自主地直打咯。母亲只吃了几口,我让母亲多吃点,她摸摸我的头,微笑道:“我不饿,你带到学校去吃,我想吃了自己可以再做。”但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们姐弟回去,或是爸爸回家,她一个人是不会给自己做那么丰盛、对于农村人有点奢侈的油饼的。母亲把剩下的油饼全部给我装在了包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出了门。
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草上的露珠不时地滚在我和母亲的千层底鞋和裤角上,湿漉漉的。昨天刚下过雨,崎岖的山路有些滑,阵阵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风吹弄着母亲有点凌乱且夹杂着白丝的头发,沧桑的脸颊又添了些许皱纹,眼球没有以前那么明亮但却一直很有神。母亲一直注视着远方,若有所思。
清冷的山风吹拂着黎明,太阳还没有睁开睡眼,山野上已经出现了早耕的农民,拉着犁铧翻开了一道道浅沟,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粗犷地吆牛声。
母亲无暇顾及这如酒的迷人春色,一瘸一拐地走在我前面,两只手里提着用农用磷肥袋做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她亲手给我缝的被褥和几件衣服。母亲默默无声,一直陪着我往前走。
在我们村母亲也算是个女强人,父亲在外打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家里的农活都是母亲一个人承担的,不管春耕,还是秋收。都可以看到母亲那瘦弱的身躯在山间劳作的情景。
春天里,母亲会赶着自家养的两头驴在地间耕作。等到麦子熟了,她又是一个人蹲在地里拔麦子。有时我们姐弟下学或是星期天,也会跟在母亲身后,一人两行,在炎炎烈日之下拔麦子。小时候不太懂事,拔麦子也不觉得是苦差,地头间,我们姐弟唱着歌,说是唱,到不如说成吼,一人一句: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就这样,一行行麦子被我们征服,坐下来休息,满脸的泥土也顾不得管它,一口馍馍一口白萝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实在忙不过来,母亲会叫隔壁家的大婶来帮忙。得到母亲空闲时,又给人家帮着做事。拔完麦子等干得差不多了,母亲会用架子车把一梱梱麦子从地里拉回家。豆大的'汗珠从母亲脸颊上滚下来,顺着脖子往下淌,湿透了旧得早已掉了色的衣衫。
走了一会,母亲的脚步慢了下来,她叮嘱道:“去复读就要好好读,你父亲在外挣钱不容易,你该节省的就节省点,带去的吃的吃完了就给老张家的大嫂捎个话,我再抽空给你送来……”
我跟在后面一声不吭,只是不断地点头。
又走了五六里,她说:“好了,我就送到这里了,自己的路还要自己走,外面的世界是明朗的、清新的,去奋斗吧!”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放下行李,拍了拍我肩膀,转身回去了。
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一阵酸楚。朦胧的眼帘中,她微驼的背影在坎坷的山路上颤动。忽然,背影停住了。她转过身来,朝我使劲地挥挥手,“去吧,使劲读!”母亲沙哑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回荡在山间,久久不息。
走吧,我提起行李,一把抹掉噙在眼眶里的泪花,迈着坚定的步子朝村外走去。
外面的世界明朗、清新,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前面的道路一片金黄……